选房网—齐鲁晚报大众网联合主办

群殴售楼处真相:与美国赌场的酬宾手法相同(2)

2011-11-02 11:25 作者:钱谊娟 肖石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北京:要补偿,想退房,不容易 10月27日,北京远洋一方的30余名业主再次聚集到北京远洋地产[简介 最新动态]的总部进行维权。他们要求远洋地产实现购

  北京:要补偿,想退房,不容易

  10月27日,北京远洋一方的30余名业主再次聚集到北京远洋地产[简介 最新动态]的总部进行“维权”。他们要求远洋地产实现购房所承诺的“芳草地小学”问题,以及停止使用易燃建筑材料等问题。一位要求匿名的业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已经是第九次向远洋地产维权了。其中6次在售楼处,3次在远洋地产北京总部。”

  据悉,多次组织和参与“维权”的业主,基本于半年前购买了远洋一方二期北润园的期房。在此之后,位于同一社区的远洋一方二期南润园在今年5月交房。

  随后,有业主发现已经交付的南润园4号楼一楼存在长约4.5米、宽约10厘米的裂缝。而5号楼、8号楼等则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漏水情况。有媒体报道称:“在南润园的部分业主发出维权声音的同时,还未拿到钥匙的北润园业主也对自己的新房质量感到担忧。”

  与此同时,上述业主告诉记者,她发现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使用的保温材料并不能有效阻燃,甚至会易燃。而在上海静安大火事故发生之后,公安部消防局曾于今年3月要求所有民用建筑保温层必须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建筑材料,已经获批在建的单位也应拆除易燃、可燃的保温材料。“我们的业主代表还去过北京市住建委反映相关问题,但是至今未得到回复。”

  另有大部分“维权业主”认为,远洋一方在销售过程中承诺“配套两所国际幼儿园,一所重点小学和一所重点中学”也未能实现。一些有教育需求的业主则认为,远洋地产在此问题上涉嫌虚假宣传。因为在业主至今保存的宣传广告中,远洋地产曾介绍了周边中小学的情况。

  上述业主告诉本刊记者,历次“维权”业主都要求开发商解决工程漏水,更换易燃保温材料以及配套教育设施问题。“我没有听说参与维权的业主是因为远洋一方降价而借助工程质量问题维权的。”

  不过本刊记者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一则摄制于9月15日的手机视频显示,参与维权的业主在与远洋地产代表谈判时,要求对方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房屋开裂、漏水和保温层材料的问题,他们主张经济赔偿甚至退房,同时对“远洋一方降价进行补偿”。

  之前远洋地产给予媒体的回复中称,“不支持业主因价格问题夸大质量瑕疵,索取高额赔偿金的行为。”

  2011年9月,远洋一方三期开盘,销售均价是18000元/平方米。而半年前,远洋二期的开盘均价是每平方米21000元。更早前的一期项目北润园,在 2010年首次开盘时的价格则是每平方米25000元。

  10月25日,远洋地产一位负责人向媒体表示,“业主提出的各种房屋质量问题,开发商都可以解决,该维修的维修,但对于补偿项目降价后的差价,以及由于项目降价要求退房的诉求,开发商很难满足。”

  8月、9月,北京通州的华业东方玫瑰、珠江拉维小镇、润枫领尚等均出现业主因降价而围攻售楼处的情况。在通州的京贸国际城,甚至因降价而直接导致了流血冲突。

  阳光100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范小冲表示:“业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是一个不理智的行为,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不成熟的表现。”他认为,除了业主缺乏足够的契约精神外,开发商自己也存在质量和配套等方面的瑕疵。“很多楼盘打广告说承诺升值,但是现在降价了,这就是一种虚假承诺和宣传。”

  范小冲认为,目前国家通过限购等手段已经将房价稳定且效果初现。中央要求巩固楼市调控效果。这说明限购等遏制房价的政策还将持续,而已经购买住宅的业主应该维持最基本的商业契约精神。“一部分刚性需求可以通过保障性住房以及租房来满足需求。但是这部分已经有房的人在调控下资产大幅度缩水则是难以承受的。”

  上海个别楼盘降价只为甩清尾房

  或许,10月25日关于“上海楼市引领全国降价”的新闻,能让那些急于买房的年轻人感到一丝安慰。自从国家宏观调控以来,这些本分的刚性需求似乎从未听到如此正面的消息。

  但是,实际情况或并非如此。在报道中被提到的多个楼盘降价虽然属实,但降价原因却并非什么“资金链紧张”或“开发商撑不住”,而是开发商已完成销售目标后将个别冷门房源低价甩清而已。个别楼盘降价的消息实为地产中介机构为吸引客源而放出的烟幕弹。

  靠这样的“降价”来引领全国楼市价格松动,基本是一个笑话。

  龙湖郦城降价实为清盘

  10月25日,有众多媒体报道称,继龙湖、星河湾降价之后,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抵抗不住宏观调控的洪流,开始降价。其中绿地、中海、华润等超大型房企,降价幅度更扩大至20%~40%。报道称,近期龙湖郦城、绿地秋霞坊、中海御景熙岸等上海楼盘全面降价促销,降幅颇高,甚至连华润外滩九里这样的高端项目都出现降价。

  只看表面,这着实是一个让上海刚性需求亢奋的消息。但是这背后其实是开发商“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得知,龙湖郦城项目的降价并非由于资金不足引起。相反,正是由于龙湖地产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而加速甩清尾盘。

  两个月前,龙湖地产发布公告称,2011年前8个月,公司的销售额为240亿,完成全年400亿目标的60%。此外,龙湖地产在10月15日前后启动名为“抢收华东”的营销战略,将上海区域的龙湖郦城、龙湖好望山和杭州区域的杭州香醍溪岸同步推入市场。据媒体报道称,上述三个楼盘5天内认购金额接近20亿元。这促使龙湖在华东的销售任务已基本完成。

  有近期研究龙湖地产上海项目的券商研究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0月中下旬我曾经去了位于上海嘉定的上海龙湖郦城项目。这个项目的降价当然不是因为开发商资金紧张,而是因为该楼盘销售已经接近尾声,且为商住两用,又靠近轻轨,同时容积率可能也略微偏高。因此在已经完成销售目标的情况下,龙湖用降价的手段快速甩清尾房,既能加速回笼现金又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该名分析师称:“很多上市地产企业在今年的销售情

本文相关新闻

编辑:闫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