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网—齐鲁晚报大众网联合主办

温州近十万亩土地闲置十年 被指行政不作为(2)

2011-06-02 15:43 作者: 来源:法制日报

收益分成不明基层政府不积极 10万亩土地转而未供事关温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事关民生改善。土地出让,是投资项目落地的前置条件,既关乎政府投资项

  收益分成不明基层政府不积极

  10万亩土地“转而未供”事关温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事关民生改善。“土地出让,是投资项目落地的前置条件,既关乎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又关乎投资要素保障。”温州大学教授石海均认为,温州投资环境不佳,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土地供给不足。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在土地十分紧缺的温州,竟然出现大量土地“转而未供”这一怪现象呢?

  “拆迁征地政策处理‘拆而不尽’、村二三产留地‘留而不建’、工业安置用地‘征而不用’以及边角地、规划控制用地、资金平衡用地‘供而无主’,是长期以来造成‘转而未供’的主要原因。”温州城投集团副总经理朱三平认为,许多项目往往由于局部拆迁征地政策处理未到位,使得整个项目无法供地,影响了工程建设。

  龙湾区瑶溪住宅区西地块四组团,总建筑面积75166平方米,八组团总建筑面积55910平方米,由于建筑用地范围内有1.2万平方米旧房未完成拆迁,加之部分厂房现行违章,最后导致供地只得被迫“等”在路上。

  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在一份专题报告中分析称,导致“转而未供”的原因有10个,主要是政策处理不到位、规划调整、审批时限过长、“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未到位、资金缺乏等。该局用地处处长朱剑云说,许多项目“转而未供”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错综复杂,往往集规划调整、资金短缺、政策处理等多种“病情”于一身。

  温州市发改委主任方勇军认为,土地、资金和拆迁安置政策处理,这3个因素是绕在一起的。很多政府投资项目主要资金来源是靠土地出让收入,而土地出让必须要先完成好拆迁安置和政策处理。由于过去在土地出让收益上,市财政与区财政分成不明确,区政府在政策处理上缺乏积极性,拆迁慢导致了开发土地出让过少,最后使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十分紧张,也影响到投资项目的启动。

  “与其说是空间问题,不如说是政府职能不清的问题。”温州市委党校教授蒋儒标说,“转而未供”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于责任不清。“内在机理不清、外在没有压力,部门之间就会相互扯皮推诿,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久而久之,出现了10万亩土地晒太阳怪现象”。

  温州市瓯海区娄桥街道娄桥村三产安置用地,2003年已完成“农转用”手续,8年时间过去了,至今仍“养在深闺”。一名基层干部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供地困难,与政府职能部门繁琐复杂的审批环节有关。一宗土地完成供地往往要经历项目立项、用地预审、规划设计、环境评估、初步设计与项目可研审批等多个环节,涉及多个部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供地都无法继续进行。

本文相关新闻

编辑:闫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