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刚需市场 楼市“黄金周”特惠烽火燃起

2011-09-30 14:25    作者:   来源:郑州晚报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价格是决定成交的关键,越来越多的房企认识至此,相继放下身段,采取种类繁多的促销手段。而今,黄金周的临近,在他们眼中,更是不可错过的销售良机。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价格是决定成交的关键,越来越多的房企认识至此,相继放下身段,采取种类繁多的促销手段。而今,黄金周的临近,在他们眼中,更是不可错过的销售良机。

  调控风紧,楼市降价暗战升级

  近日,有关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楼市降价的风声不断,房企大打“折扣牌”,有的折扣甚至达到八五折,房价下行趋势明显。

  作为二三线城市的郑州,市场凉意也愈加明显,除了个别明显具备高性价比的产品还能热销外,其他几乎人气尽失。在当下这个传统旺季,大部分项目为了抢夺刚需,推出了多种营销举措,使得楼市降价暗战升级。

  比如,康桥溪山御府于9月28日举行了总经理直签特惠,全省仅限50个直签特惠机遇;兴达锦绣园推出低首付活动,首付5万买一房,9万买两房,均价7000元/平方米;九龙城推出了10套特价准现房,价格为5500元/平方米;非常国际二期,现在订房,可享受国信房地产25周年购房特惠:90平方米以上,订房10000抵50000元;90平方米以下,订房10000抵30000元。

  若仔细加以对比,也不难发现,大部分在售项目的均价较以往都有所下降,而据了解,类似这样的优惠在国庆节期间更多,幅度更大。

  “尽管一些开发商在报价上没有明显松动,但如果确实有购买意向,进行深入洽谈后,都可以有各种形式让利给购房者。”刚刚享受到这样“待遇”的市民李女士坦言,“原本没有优惠,最后成交时优惠了两个点。”

  对于这样的“暗降”现象,业内多位专家均表示,这是楼市价格下行的一种信号。如果说先前还有很多开发商对此轮调控抱有幻想和期望的话,如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资金回笼和壮大实力成为当前的紧要。

  新房源不断入市,房企抢夺刚需

  调控风向难改,似乎注定了这个“金九银十”坎坷难行。且由于上半年不少项目推迟上市,纷纷选择在这个传统旺季入市亮相,市场供应量加大。据统计,10月份,郑州将有10多个项目开盘,其量同比去年增加了80%左右。

  不止10月,至年底,预计将有10多个纯新盘上市,产品类型丰富,多有创新,比如LOFT产品、户型考究的两房产品、精装房等。

  据了解,为了回笼资金、去化掉过多的库存,这些将要开盘的项目大都会采取“低价入市”策略,且由于新开盘房源降价的负担相比前期已经在售的房源要小,因此选择此种方式入市将成为下半年市场的主流。

  一位开发商私下坦言,“大量房源的上市,将加剧市场竞争,刚需抢夺战还会激烈上演。”

  为了搜寻客源,当前在许多大型商业网点以及人气集中的区域,发楼书的销售人员呈增多之势,房企正在采取“地毯式”的搜索方式,寻找客户。

  “如果二三月份成交不振,还可以寄望四五月份;七八月份销售不好,还有‘金九银十’可以指望,要是这个旺季成色也不足,那今年的日子就没什么指望了!”该开发商表示。

  在他看来,当下,高性价比才是决定成交量的关键。如果说在整个市场购买热情较高时,项目还可能通过一些概念营销来吸引购房者关注的话,在弱市时期,项目的规划、设计、物业以及最终呈现出来的性价比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购房者的观望情绪较浓,会谨慎挑选。

  优惠很“诱惑”,置业需谨慎

  自此轮调控来袭,关于后期市场如何演变的判断此起彼伏,然而对于老百姓而言,依赖于所谓的走势分析,倒不如从自身真实的置业需求出发,一旦遇到实惠的购房契机,就适时出手。

  当下,充裕的市场供应和优惠力度的增加,为购房者提供了较为广阔的选择余地,不过受限购限贷等政策的影响,稀缺的购房资格使得购房者都颇为谨慎,货比三家。

  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优惠举措,不少市民表示“花了眼”。对此,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提醒说:“比如,一些项目推出购房送面积,可以使得‘一房变两房’、‘两房变三房’,实际上,这些‘送的面积’很可能是本来就属于业主的面积,如:飘窗、阳台、露台等,而开发商却拿这些灰色地带的面积来做文章。”

  又如VIP会员,可享专属会员折扣,一些房企往往发放超量的VIP卡,打造声势,意向客户多了,开发商在定价时就会适当拉高。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优惠都有问题,特别是在眼下的市场环境下,房企遇到了销售瓶颈,不少“低价入市”和暗降策略均是不错的购房良机。只是需要购房者有双慧眼,辨别哪些才是货真价实,然后作出理性的选择。

  价格上的优惠之余,强化内功也成为一些房企的战略,如增加产品配置、做精装修、优化产品设计等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宜居性,这类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闫晓辉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