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网—齐鲁晚报大众网联合主办

处罚囤地是“狼来了”

2010-11-04 17:37 作者:曾静 来源:

有媒体报道,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囤积土地达12亿平方米,这些土地足够1.2亿人居住。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开发商们把房价暴涨的原因归咎为土地供应不足,以此要挟国家放开住房用地供应。

  有媒体报道,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囤积土地达12亿平方米,这些土地足够1.2亿人居住。对此,潘石屹通过微博表示,“囤积土地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最严重的问题。”同时,他认为,货币泛滥必将引起资产价格泡沫化。

  “囤地”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一个老大难问题,每年国土管理部门都要重申“两年不开发的土地要无偿收回,一年不开发的土地要收闲置费”,但这些政策从来没有很好的执行过,开发商胆子越来越大,囤积土地的量越来越多。“开发商和资本市场对政府的这项政策和对这项政策的执行都认为是又一次‘狼来了’而已,今年国土管理部门又说要做重大的、最严厉的土地检查,但现在看来还是不了了之,又成了一次‘狼来了’。”潘石屹抱怨道。

  他进一步指出,房价上涨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地少,二是钱多。若政府供应出土地,但开发商囤积起来不建房子,就会造成市场上房子少,房价自然会上涨,这的确是房地产市场中最严重的问题。

  此外,最近几年住房价格暴涨,与前些年不断优惠的住房政策刺激也有很大关系。如按揭利率打七折,首付款比例也降得很低。商业办公楼的首付款是五成,而住房则是两、三成。这些优惠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大家的住房问题,但从结果来看,却帮助了投资者,反而影响了住房的刚性需求者。

  潘石屹表示:“现在政府调整的思路是大量建保障性住房,同时也逐渐取消过去对商品住房的各种优惠政策。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但政策一定是一项重要的因素,试想如果将住房首付款提高到五成,取消按揭利率优惠,住宅的房产税和商业的房产税一样,还会有今天这样房价的暴涨吗?”

  目前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印发货币,潘石屹对全球资产以及中国资产泡沫化表示出担心。“从表面上看,盛大的舞会还会继续,舞照跳,马照跑,但接下来会很惨,因为真正的经济没有恢复,在货币的刺激下,这一切都是虚假的繁荣。这么多的热钱一定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造成很大冲击,引起资产价格的上涨。”

  精彩阅读:

  新闻链接:

  地产开发商十年囤地十二亿平米 房价想不涨都难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等公开资料显示,在从2000年~2009年10年的时间内,全国房地产企业一共购置占地面积近33亿平方米的土地,而在这10年内全国房地产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仅有近21亿平方米,这意味着仅仅这十年出让的房产开发土地,就被房地产开发企业雪藏了近12亿平方米,这并不包括今年前9个月购置房产开发土地2.9亿平方米。

  那么,10年囤地12亿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呢?一是从开发规模看,在2009年,全国房地产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为2.3亿平方米,这意味着仅仅这10年来储存的土地就够全国房企开发五六年之用。二是以目前业内通常的容积率为3的住宅开发指标来计算,这些土地能提供36亿平方米面积的住宅。三是以人均30平方米的居住空间计算,这十年闲置的土地面积足够1.2亿人居住。四是以户均100平方米计算,这些土地可以盖3600万间“广厦”。

  然而,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开发商们把房价暴涨的原因归咎为土地供应不足,以此要挟国家放开住房用地供应。供给速度赶不上囤积速度,供给越多被囤积的越多,真正用来建设住房的越少,市场住房供给必然不足,房价必然走高。

  究其原因,是政府、开发商结成的利益链条产生了大肆囤地的积极性。通过囤地,开发商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如果囤地十年、八年、五年、三年,仅土地一项就可能翻数倍。很多开发商囤地实际就是为了坐享土地升值,因为地价房价都飙升太快,如果把土地盖成房子销售了,就无法享受地价房价的升值空间;反之闲置土地有时候收益更大,而采用分期开发变相捂盘、甚至尽量延长开发进度也能起到储备土地的效果,这就是目前开发企业普遍采用的手段。一些开发商根本不用盖房,仅倒腾土地一项就能“发大财”。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囤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囤地越多使得地价越高;地价越高,土地财政收入越多。一个囤地,开发商、地方政府都是巨大利益受益者,岂能不积极为之呢?唯一坑苦的是一房难求的普通老百姓。

  精彩阅读:

  就在今年土地调控声声紧,问责之声震耳欲聋之时,仍然没有挡住地王和囤地的脚步。今年前9个月购置房产开发土地已经达到了2.9亿平方米。就在二次调控一月有余之际,近日,上海、广州、南京地王又现,高价地逆市而升,楼市“赌涨”情绪再度高昂。然而,另一边却是开发商“土地供应不足、导致房价难以下来”的游说起了作用,进入第四季度各地土地供应速度几乎都在加快。如此大肆囤地,供应多少也满足不了开发商的欲望和血盆大口。

  要说今年出台的土地新规确实不少,而真正能够有效落实的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前,国土部所谓的土地问责处理,只是不痛不痒地处理了几个县级地区的土地问题,问题突出、情节严重的重点城市毫发无损。而一些被处理官员这边免职那边任命,土地管理部门根本奈何不了。

  能够供1.2亿人居住的开发用地都被雪藏起来,房价岂能不高,房价不想涨都难。因此,如果不能管住、管好土地,楼市调控就很难达到效果,楼市调控只能重蹈覆辙、无果而终。希望有关部门再次下大力度彻底清理囤地这个顽疾、顽症,然后,再谈土地供应以及问责追责等其他工作。

  新闻链接:

  开发商:不会轻易降房价 打折优惠吸引购房者

  上海某中小房地产开发商杨希(化名)11月1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此政策对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影响确实很大,而且是对开发商资金回笼的“致命打击”。他表示,就目前而言,开发商不会轻易降低房价,但是会以打折等优惠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杨希认为,房价降低与否主要还是

  特别推荐:

  新闻链接:

  开发商突击抢拿预售证 房价下行趋势明显加大

  由于楼市政策的二轮调控,特别是刚刚出台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资金监管,人们对北京房地产市场心理预期发生变化,市场博弈加剧。业内人士认为,新建商品房的高位库存与短期供应增加双重压力下,房价下行趋势明显增大。

  由于市场上近两年资金流动性很强,房地产商始终“不差钱”,虽然政府针对持续上升的高房价接连出手调控措施,但开发商依然“心中不慌”,楼市始终处于高位运行。而最近北京出台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被业内称作“重型武器”,让很多想用预售款撬动整个开发项目或用预售款投资拿地、挪做其他项目的开发商感到了压力。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就表示,新监管办法对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有较大影响,这个压力在半年之后会凸显出来。

  尽管从日前刚刚公布的房企三季度业绩看,开发商收益仍然可观,位于前四位的万科[简介最新动态]、保利、招商和金地,销售额同比均有大幅增长,但负债率普遍也有所增长。“链家地产”认为,8、9月份,开发商的回笼资金相对可观,短期内资金比较充裕。但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或将造成开发商未来预售资金的缺口,部分业绩不好的房企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

  政府收紧了开发商的资金使用范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开发商将抓住11月“政策空窗期”加紧开工销售,争取赶上“自由资金”末班车,这将使部分计划12月开盘的开发商争取在11月份突击拿预售证。记者从亚豪机构也得到证实,受政策、市场的共同影响,11月开发商的推盘热情明显被削弱,但纯新项目的开盘量包括前期推盘量不多,回款金额不足的老项目还是加快了入市的步伐,有了明显的增加。11月北京市计划开盘项目有23个,其中,纯新盘多达12个,占总量的一半以上。

  供需关系产生改变使年底新房降价可能性大增。二轮调控双管齐下,先是推出限购措施,其后又对开发商资金实施监管,逼迫开发商加快了推盘速度,增加了供给。与此同时,已有数据表明北京新建商品住房10月存量已连续27天维持在10万套以上,库存处于高位,开发商面临“长期消化不良”。

  尽管许多人认为“限购令”是一个短期政策,但业内人士包括开发商从政府此轮调控的强硬态度上判断,这一短期调控目的是在为房产税的试点及保障房建设等中长期调控计划的顺利实施争取时间。期望楼市需求再度疯狂的机会似乎越来越小。(中国工商时报)

  特别推荐:

本文相关新闻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