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网—齐鲁晚报大众网联合主办

潘石屹:把更多时间留给自己

2006-08-10 08:00 作者:齐鲁晚报 来源:

                    佛光寺的挑檐

  梁思成和林徽因当年去了甘肃的敦煌,在敦煌石窟的壁画上看到了一座“佛光真容寺”的画像,于是当年他们就按照这幅画像的模样,骑着毛驴在山西的境内穿行寻找,最后终于发现“佛光寺”,从形态上看,这座寺庙正是敦煌壁画上所记载的那座“佛光真容寺”,他们还在这座建筑前面的“石矗”上看到了文字记载,从建造年份看是唐代的寺院,这也是中国仅有的三、五个唐代木结构的建筑之一。据说,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欣喜若狂,拍下了照片,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资料。至今,山西人民说起梁林夫妇,还是心怀敬意和感激。

  唐代建筑最有特点的地方是斗拱砌成的悬挑。而这座建筑有3.2米的挑檐,伸出很远的,夸张的挑檐是唐代木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特点,而这3.2米的长度也正是向唐代技术极限的一个挑战。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这3.2米的挑檐不算什么了,因为有了钢铁,有了水泥,但当时建筑使用的材料只是木头,甚至都没有铁钉,要做出这3.2米的挑檐的确是很了不起的事。现在正在建设的新中央电视台的悬挑有50多米,设计师库哈斯介绍,这样大的悬挑也是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向极限挑战,我想一个跨时代的建筑也一定是向当时的建筑技术极限挑战的建筑。

  一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建筑结构从悬挑的3.2米已经发展到了今天的50多米,其他领域的变化更是突飞猛进。但人的精神方面的进步却很慢,没有什么发展,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了倒退。人们口中朗诵的佛经没有变,从唐诗宋词中看到,人们的情感生活也没有多少变化和进步。两千多年的“礼”是人们行为的规范,更多指的是精神领域的东西,今天的“礼”少了一些精神方面的东西,成了礼物、礼品、甚至行贿受贿的代名词,今天的“礼”基本成了物质范围的东西。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没有同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宗教信仰的老化,宗教的传播语言和传播形式已经趋于老化,不能用现代的语言和方式启迪人们心中的智慧,甚至不用已经普及的简体字和今天人们能听得懂的语言。人们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到了对外面世界的理解上,通过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来改造我们外面的世界,而留给自己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可以想象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受到启示后,到鹿野苑找到曾经与他一起苦行的五个同伴,给他们讲佛法时的语言一定是很有震撼力的,这样才有了后来的阿育王年代,以及佛法传遍全世界后,上亿的人们受到这种力量的启发,而从内心散发出了智慧的光芒。

  陪同我们一起游览五台山的一位山西朋友让我辨认旧的石雕和现在新增加的石雕,我答对了,其实也是猜的。他说,现在的人干活干得粗糙,做出的石雕 没有古人做得有神韵,不是体力的问题,也不是工具的问题,而是因为有了电视机,人们心浮气躁,干完活要急急忙忙地回家看电视。的确,现在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负作用就是网络、游戏和电视占用了我们大量应该是自身独处、反省的时间。没有把足够的时间留给自己,这可能是我们今天精神方面落后的另外一个原因。

(责任编辑:刘阳)

本文相关新闻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