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笔者: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艺术,作为长期从事设计艺术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能否从专业的角度对建筑进行诠释?
潘鲁生:中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建筑学”这个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走向了一个观念上的误区,一味把建筑作为单纯的“工程”来看待。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建筑应该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西方国家一直遵循着这样的传统:建筑属于艺术的范畴,从古典艺术时期,建筑就和绘画、雕塑、工艺一样,成为“艺术”的一个重要学科或门类。也许正因如此,我们在欧洲每一个城市几乎都可以感受到丰富的建筑艺术资源,它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空间的载体,同时又是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的艺术再现,建筑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与艺术发展的忠实记录者。中国传统的城市营造与建筑风格讲究与自然的合谐,形成典型的东方文化符号独树一帜。但就中国的现状来看,人们还是过多地将建筑理解为画图纸、盖房子、做工程,所以全国大江南北走下来,就会发现“千城一面”,每个城市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建筑个性,大家都被消磨在这些钢筋混凝土的火柴盒里或隐藏在尖锐的玻璃幕墙后面了。城市缺少了属于自己的那张“脸”,如何标识?如何给人们以印象?如何给自己以信心?城市文化何在?当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出现这样的现象也绝非偶然。人们对物质需求相对迫切的时候,在“物欲”和“美欲”之间,需要寻找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恰恰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的体现。目前,就单体建筑而言,许多大的楼盘,建筑本身都蕴含了一定程度的积极探索,但是,如果将其放到一个建筑群体中、一个城市空间内、一个人居环境里,我们感觉它所欠缺的仍是人文关怀。建筑与城市、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到底应该呈现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成为当代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之下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城市建设中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不是一种口号,也不应成为一种虚化的形式,是一种理念,它应该深刻影响到具体的城市营造。特别是我们不能以一时的观点来看待城市规划和建设,而应该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城市的每一个建筑、每一时期的建造与规划都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就是协调,与历史相协调,与现代也相协调。所以,在进行城市营造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到城市的文化分区,关注城市的文化发展脉络,保留优秀的传统建筑遗存、地方特色遗迹,同时还应考虑到现代建筑涌入所带来的影响等各方面因素。一个城市有她独特的文化脉络和建筑格调,这种脉络的形成需要时间,它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并非一夜之间所能形成。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在文化的滋养下生长起来的,而这恰恰是我们目前的城市发展所极少考虑的因素,有时考虑了,也因对文化的片面理解而把握失当。面对当代建筑,我们的政府、专家、开发商、市民都需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反思。经济的快速发展未必意味着建筑的“现代化”,在今天的欧洲,17、18世纪的建筑依旧存在,今天的日本、韩国仍有老街区,而且在街道上随处可见高高的脚手架,工人们还在不断修缮着那些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作为一个外国人,我们走在其间,感受到了强烈的他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也读到了他们的历史。我想,我们怎么不能保留一些先人留下的建筑,告诉后人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种文化基因呢。只有站在文化、艺术的层面上来理解建筑,我们才有可能建筑出完美的人居家园。
笔者:建筑能反映出时代的印记、文化的象征以及地方的特色吗?
潘鲁生:纵观中国的建筑发展,半个世纪以前,我们的城市面貌基本上是传统的灰砖、灰瓦,体现了中国建筑的传统;到了60、70年代,我们学习前苏联,打破传统,革旧布新,力求创造一种新的建筑模式,红砖、红瓦成为这一时期历史的印记;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开始被瓷砖镶嵌,传统的城市文化符号消失了,马赛克成为其建筑装饰的主调,这对于有着文化历史渊源的城市面貌而言是一种失落;不过,从近几年城市建设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丝希望,北京、上海包括济南、青岛的城市建设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语言和营造方式,在借鉴国外现代建筑模式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文化经营理念,这是值得我们欣喜的。另外,一个城市由若干个建筑群体组成,这些建筑群体可以是多元化的,我们营建时既可以适当保留一些“老区”,一些市民可以驻足留恋的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寻找和回忆这个城市曾经有过的辉煌。同时也可以开发一些包含着现代建筑词汇的带有探索性的创新作品。不同城市的建设更应该体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城市有大有小,也应该有不同的城市规划,不能被空洞的形象法则或单一模式所束缚,民谚有“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说法,反之,这“一方人”也需要属于自己的“一方水土”。城市规划一定要有适应本土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的特色。总之,只有城市管理者、居住者、城规专家、建筑家、设计艺术家共同合作,才能使城市更加完美。
采写、摄影/刘晓阳
时 间:
2004年11月16日上午
地 点: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人 物:
青年学者、艺术学博士
潘鲁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