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网—齐鲁晚报大众网联合主办

温州购房团的是是非非

2004-08-19 08:00 作者:齐鲁晚报 来源:

  谁都不能否认,温州的炒楼者对活跃市场起了不小的作用。从各地媒体报道来看,温州购房团所到之处,大多房价飞涨。由此,温州的炒家受到了全国的关注,成为近两年来房地产业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温州购房团的足迹遍布全国的省会与中心城市、二级城市,甚至县级城市,这些城市房价最低的如安徽黄山、江西九江等地,为1000―2500元/平方米,最高的如上海、杭州等地,超过5000元/平方米。温州炒房团所到之处,往往大批量采购,甚至整栋成片购买,炒房团也已经从单一的大小老板,壮大到一般的工薪阶层。统计显示,目前温州至少有10万人在参与全国范围内的投资性购房,用于购房的资金量在1000亿元以上。到2003年末,温州购房大军已达到了号称是“人马十万、资本千亿”的规模。仅温州某报社的房产投资俱乐部,会员人数就多达6000人;在杭州,购房者中温州人的比重一度达到2成; 在上海,高峰时每年有20亿元以上的资金主要来自温州。一些温州人南征北战,继杭州、上海之后,温州购房团的足迹遍及东至大连、西至伊犁、南到三亚,北达满洲里的数十座大中小城市。有的甚至跨出国门,打量起泰国等国的房产市场了。
  事实上,温州人花自己的钱买房产炒商铺,就像人们买东西炒股票一样,本无可厚非,但温州购房团从诞生之日起,就似乎与媒体结了缘,从大红大紫到遭受指责,温州购房者一直是媒体聚焦的热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因素是,温州购房者原本是些散兵游勇,而温州的地方媒体从业者也从中看到了商机。从2001年开始,当地一些媒体先后组织起一队队购房团,购房团所到之处,大规模的新闻报道接踵而至,铺天盖地的房地产广告相伴而来。媒体爆炒温州购房团的一个结果是,客观上导致了温州人“炒房”效应的放大。温州炒房团的短期投机炒作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团体购房,通过组织购房团增强与开发商谈判的能力,压低售价整体买入,整体买入后再零售,以零售的价格获得回报;二是媒体和当地的开发商联手进行新闻炒作,形成房价上涨的假象,造成虚假的供求不平衡,然后将商品房卖出去,赚取利润;三是买进期房,然后在短期内套现、套利;四是购买商铺,温州人购买了商铺后在温州人中进行售后包租和返销,或者同当地人一起在城乡接合部建商城,然后在温州人中搞认股活动,承诺一定的回报。
  对于温州购房团,各方的观点历来都是爱恨交加。3年前,当温州人浩浩荡荡地进军杭州、上海等地,如买菜般“吃”下一栋栋商品房时,人们纷纷以羡慕的口吻赞叹温州人“有眼光,有实力”;许多媒体为温州人激活了当地的地产市场而大加赞扬,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亲自布置接待方案,对温州购房团奉若上宾。不料时过境迁,当年的赞扬之声刚过,如今对温州购房团斥责挞伐之声却已是不绝于耳,一些媒体甚至直指温州人是导致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扬的“罪魁”。当年风光八面的温州购房团一下子从座上宾沦为“过街鼠”。
  一位温州的炒家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温州购房团就像是‘二奶’,在需要的时候,各地的政府希望我们能过去炒,等现在受到压力了,希望我们不出现,但内心还是希望我们能过去买他们房子的。”
  温州购房团到底有没有强大到左右我国房产走势的功效?长期从事房地产市场研究的南都集团董事长周庆治直言不讳地指出:相对于我国巨大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温州人投到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无异于九牛一毛。近日,温州的地方媒体已接到上级部门的电话通知,将不再组织购房团到各地购房。这是对各地媒体指责之声的一种回应。由此,围绕温州购房团的是是非非将渐趋消融。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商机,温州人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敢为人先的温州人留下了许多创举。此次“温州购房团”现象再次给人们上了一堂市场经济课。“温州人在房地产市场一不偷二不抢三不骗,没有采取任何不健康不道德的手段投资房地产,我们应该以理性和宽容的态度看待他们。”中国超然不动产营销机构董事长吴昊说,“温州人捕捉商机的本领值得人们学习。”
本文相关新闻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