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地产近日在港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恒大地产上半年净利润58.2亿元,全国第一;核心业务利润、销售面积、在建面积、销售额增长率和营业额等五项指标也均位列全国第一。六个第一使得整个上半年,恒大向各级政府累计纳税57.7亿元。在房产严厉调控的背景下,保持赢利已经实属不易,恒大缘何能保持高速增长的势态?
践行社会责任 薄利多销以量取胜
仔细看恒大的报表发现,恒大产品定位都是针对首次置业者和自住的普通老百姓的刚性需求,产品结构合理:中端至中高端产品占70%,旅游地产占20%,高端产品占10%,与老百姓需求的物业类型比例吻合,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恒大三线城市项目自住比例86%,投资仅占14%;首次置业比例是64%,二次及以上36%,符合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
按照上半年的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计算,包括万科、中海、雅居乐、华润、富力、龙湖等房企的销售均价均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另外,碧桂园均价较低,不到6300元/平方米,而恒大也仅为6918元/平方米,另外再减去1500元/平方米的精装修,全国房产均价仅在5000多元/平方米。最关键的是,大多数项目都分布在省会城市,具有高增长潜力。
据统计,华润的核心业务利润率达到了37%,为最高;中海、雅居乐、龙湖的利润率也均在20%以上;另外几家的利润率偏低,恒大则仅为15%,处于最低水平。与此相对应的是,恒大的核心业务净利润高达48.1亿元,在9家房企中属最高。恒大用最低的利润率创下了最高的利润。
符合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价格优惠,这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恒大项目的全国“大卖”。因此,即使以薄利践行地产企业社会责任而降低利润率,恒大依然实现了半年58.2亿元的净利润,位列全国房地产企业之首。
财务愈显稳健 快速开发严控成本
业内人士在总结恒大模式能够成功的原因时分析,坚持不囤地、拿地后实现快速滚动开发是恒大成功的重要原因。快速建设、大规模开发、低价销售、全年有楼可售。这类模式顺应了当前市场的大形势。
超前进入升值潜力大的城市及板块,降低源头的土地成本;标准化运营与集约化管理,降低了运营成本;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实现规模效益;工程集中招标,降低了建设成本;快速开发,减少资金占用、减少利息,降低财务成本;建立地产界最具规模的战略合作联盟,实现同类产品质量最高、品牌最好、价格最低,性价比最高。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多次表示,“恒大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超前的民生地产发展战略,来自于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来自于战略合作伙伴(供应商、建筑商)的让利。恒大要少赚老百姓的钱,要多建老百姓买得起的精品民生住宅。”
宏观调控下,恒大执行快速销售政策,回笼了大量现金流。截至6月30日,恒大现金总额达到286.9亿元,拥有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327.1亿元,总共拥有可动用资金614亿元人民币。在楼市宏观调控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销售高增长、完成企业持续发展的使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恒大作为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企业,以出色的业绩,为国内其他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弱市高增长最清晰、最可行的成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