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中介惯用“三大骗招” 看房前要把功课做做足
2010-11-29 18:08 作者:中正 来源:
近来随着国家对于楼市调控的层层加码,楼市开始出现了降温的迹象。而极易受到政策波动影响的二手房市场更是首当其冲,处于调整期。这次期间,一些不良中介则蠢蠢欲动,而受到种种因素影响,不少消费者被不良中介所误导,不仅浪费了时间,还白花了钱。为此,记者通过采访业内人士,从买房前、看房中和签约时这三个买卖二手房的重要环节入手,通过消费者的亲身经历来举例说案,见招拆招,送上锦囊,给大家提个醒。
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在二手房交易中,容易受到不良中介摆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根本不了解自己所要购买的二手房地区的整体行情、交通区位,以及信贷政策等等。为此,我们专门收集了不良中介常用的三大骗招,为大家见招拆招。在看房前,必须多做准备功课,这样才能在与卖家、中介的谈判中获得有利的条件。
骗招一
“好房源,超低价!”专用虚假信息套住你
顾小姐想要在市区买套房子,于是她在网上查找了好一阵。结果在某网站的二手房专区里,看到一套房子,价格超低,“当时网上公布的价格,和其他中介公布的同一地段差不多房型的价格相比,几乎就是6折,我立即就兴奋起来了。 ”不过顾小姐还算是留了个心眼,特意先打电话去问了一声,“那中介告诉我,房主要出国定居了,所以急着要卖,价格才肯放这么低。听得我心花怒放,以为捡到了宝。 ”顾小姐急忙和中介预约了第二天就去看房。
谁知,第二天当顾小姐匆匆赶去的时候,中介却告诉她那套房子已经卖掉了。“他做出十分抱歉的样子,对我说,那房子昨天被人买了,已经签约了。不过那房子附近还有套房源,差不多档次,也很不错,建议我去看看。 ”总不能白跑一趟吧,于是顾小姐就去看房了,“那套房子根本不符合我要求,一塌糊涂,最关键的是,报价居然比同地段的都要高。 ”顾小姐当场就回绝了。但接下来几天,顾小姐就不断接到这家中介的电话,给她推荐房源,要求她去看房,还催她赶快买,赶快定下来。“后来我不得不把这个中介的电话拉入了黑名单,才清净点了。 ”
锦 囊: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这种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是不良中介最常使用的损招之一。发布房源的时候,不良中介往往会开出非常诱人的价格,远远低于同区域其他房源的价格,或者与房内设施设备不成正比,甚至编造一套设施齐全,地段较繁华,而价格却偏低的房源。当有顾客联系看房时,就推说这套房源已经卖了,推荐另外一些性价比并不高的房源。
“一些黑中介,手里往往没有什么房源,因此自然也就没有十分客户资料。为了能够拉到客源,就以虚假的房产信息,尤其是虚假的低价、优质房源,吸引市民的注意,从而达到获取买家资料的目的。获取资料后,将资料贩卖给其他中介,或者充当二道贩子将其他中介手中的房源加价卖给消费者。 ”
专家表示,一般来说这种情形很难防范,消费者需要自己多加留意、谨慎选择,同时了解周围的行情情况,对于这些价格特别低,房源却特别好的信息,不妨心里多打两个问号。
骗招二
“300元8套房给你挑!”劣质房源骗你服务费
小叶通过商报QQ聊谈了自己跟中介打交道的一段经历。小叶今年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苏州工作,他想在单位附近买一套小点的房子,先住下来稳定生活。因为贪图省力,他就找了路边的一家小中介,和他们签了份协议委托这家小中介代为寻找房源。 “先交了300元,说好提供8次房源信息,还要带看房的,找到满意房源后,再支付300元费用。我想想也还可以,而且中介得给我提供了房源、服务后才能收全款。 ”小叶和中介签了份简单的协议,交了300元钱。然后在中介那里留下了详细的要求,包括房型、地段、心理价位等等。
接下来一星期里,中介的确为小叶提供了好几处的房源信息,“但是,那些房源根本不符合我的要求,不是价格太高,就是房子漏水、房型不对,要么就是不在我选的地段范围之内。一来二去,中介就说已经提供了8次房源信息了,让我把剩下的300元服务费交了。而且如果想要继续获得房源信息,就还得交钱,或者一次交个1000元,就提供房源直到我满意。可把我郁闷坏了。 ”
小叶不得不另外找了家连锁中介,很快,半个月就选定了房子。 “根本就没收什么看房服务费,早知道才不找那些不良中介了,白花了600块。 ”小叶懊恼地说。
锦 囊:
业内人士透露,利用劣质房源骗取服务费是不良中介常使用的一种行骗方式。不良中介通常会在一开始就跟消费者签订合约,合约中写明中介负责向租房者提供房源信息多处,并负责与房东联系见面;如果消费者对其所提供的房源信息不满意,或因其他原因未能与房主成交,可多次提供新的信息,直到满意为止,不再另收任何费用。
实际上,这只是他们吸引消费者上当的圈套。他们提供的房源信息基本上都不符合消费者要求,消费者不但浪费时间,也白花了钱。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进行二手房交易时,最好还是选有诚信、有品牌的中介公司来服务会较有保障,这就需要消费者自己对于中介公司前期有所了解,慎选那些无照无牌的小中介。
骗招三
“二套房不用五成首付! ”玩贷款噱头骗你把单下
陆先生最近倒是看好了房源,准备和卖家签约了,但是考虑到这套房子是自己的第二套房子,进行贷款,银行要求首付达到五成,这笔首付款让他颇为捉襟见肘,而且房贷的利率还要上浮,他不免就又犹豫起来了。
中介看他有点踌躇,就立即拍胸脯保证,可以找关系帮陆先生弄到首套房贷款的待遇,“中介说,他们认识银行的人,关系很好,可以通过一些办法,帮我做好贷款。 ”于是陆先生当即补足了订金,签了合约,让中介去帮忙办贷款了。
谁想到,这贷款一办就是3个月,这边卖家可不干了,天天催促着陆先生,要他赶快把钱交付了,否则就要收取陆先生违约金了。陆先生这赶忙找中介。中介却反而指责陆先生明明是二套房,却要当首套房进行贷款,才导致贷款被拒绝,无法办理。如今陆先生只能贷到五成款项,利率还得上浮10%。陆先生一时只能为亲戚朋友到处借点,好不容易才凑足了钱。
锦 囊: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不良中介为了尽快卖出房屋,往往就会以超高贷款、低首期款来吸引消费者,“为了做成这单生意,他们什么都能答应,贷款成数多点,利率低点,说得自己神通广大,银行贷款随便批一样。但一旦获得消费者签约,于是就变了脸,这个条件不符合,那个做不到,让消费者吃了哑巴亏。 ”
据了解,目前一般二手房的贷款额不超过评估净值的八成,因此,消费者在购房前就应该先了解好银行的贷款政策,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支付首期款,以免届时因一时的糊涂相信了不良中介的信口开河,而导致资金调度困难。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