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网—齐鲁晚报大众网联合主办

省会济南强市之路:崛起的“核”动力

2010-09-03 21:29 作者:赵尔印 来源:

主政一座城市,经营一座城市,管理一座城市,发展一座城市,通常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接力与积淀。而改变济南、改变山东的,正是由硬环境、软环境加上产业拉动环境,共同构成的城市无坚不摧的软实力。

  主政一座城市,经营一座城市,管理一座城市,发展一座城市,通常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接力与积淀。而改变济南、改变山东的,正是由硬环境、软环境加上产业拉动环境,共同构成的城市无坚不摧的软实力。

  每一座城市崛起的背后,都有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支撑和推动。

  主政一座城市,经营一座城市,管理一座城市,发展一座城市,通常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接力与积淀。在济南这座巨变的城市背后,值得探究与挖掘的东西很多。

  执政理念――“人本城市”的舍与得

  2009年6月20 日上午,头发花白的济南市天桥区居民李树均第一个拿到了顺河小区 5号楼一单元201室的新房钥匙――包括他在内的208户居民,成为济南市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以来首批实现回迁的棚改居民。两年的时间里,李树均等居民看着自己的新居和这个城市一起,一天天变化着。

  “搞城市建设不是搞形象工程。第一位的是造福市民,第二位的是支撑发展。迎接全运会不是搞好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但是个良好机遇。”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如是说。本着这样的城市建设理念,以全运为契机,几乎与“一场三馆”等全运场馆建设的同时,2007年4月底,济南市全面启动了棚户区改造工程,38 个集中片区和31个零星片区同时开工。

  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个城市一脉相承。早在2004 年,济南市就启动了背街小巷整治工程,投资 3.5 亿元,对1500余条背街小巷进行了平路、亮灯、美化等方面的整治。这些在部分人眼里“把粉擦在暗处”的“不合算”之举,将城市和主政者的“形象工程”建在了城市居民心中。

  2008年底、2009年初,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出现负增长、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等不利因素,济南“棚改”目标不但没有收缩,反而逆势“扩容”:在原计划38 个片区的基础上再增加66个片区,使受益群众由3 万户、 10 万人增加到 6.8 万户、 18.6万人,投资总额由145 亿元增加到220亿元。“绝不因为大事要事多,就减小保民生的力度;绝不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就降低保民生的标准;绝不以各种借口,减少保民生的投入。宁可财政过紧日子,绝不能让群众过苦日子。”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说。

  棚改进入收官阶段,济南市又把目标投向了城中村和老城区中6 层以下居民楼改造,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启动,不变的是改造原则:只要老百姓的居住条件能够改善、城市面貌有提升,政府在土地等项目上可以零收益。

  经营城市事事都要算账。要算经济账,但更要算民生账。在小清河项目上,这个算账的过程更为清晰。

  小清河,古称济水,济南的泉群和西部水源地的水汇聚成它的源头,是济南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但近二十年,小清河却成了济南的一块“心病”,河道由可以通航变成了一条不足 30米宽的臭水沟,连带着周边的北城也成了城市发展的“洼地”,住在小清河边上,雨天涝、晴天土、一年四季不敢开窗。

  都觉得小清河应该治理,但一直未能从根本上有所改观,为什么?政府财力不足,巨大的投资,弄不好会把财政拖垮。

  “政府的责任是搭建平台,用有限的投入撬动巨大的社会资金,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启动城市建设。只要开发商有账算,政府可以不赚钱,甚至可以贴钱,贴的这些钱,就是还这些年政府对周围老百姓的欠账。”

  全新的治理理念,给争议不休的小清河治理工程一锤定音。2007年6月,静态投资86亿元、动态投资120亿元以上,预计工期5年的小清河项目上马。小清河项目办是当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组成之后设立的第一个机构、任命的第一批干部。但所有人的心都悬着:当时,小清河周边的地20多万一亩都没人要,刚刚有5块地挂牌后流拍,政府巨大的投入,会不会淹没在无底洞里?

  2010年8月11日,济南市小清河投融资管理中心主任李洪海底气十足地谈论着如今的小清河:一期工程已经完工的小清河两岸已经成了城市新景观,23 公里可通航的河段上,垂柳依依,游船穿梭。我们的设计和建设,完全可以媲美苏州河和秦淮河。

  在水变清、树变绿、环境变美的同时,土地也在变热。2009年10月,小清河周边的两块土地,分别拍出了378万/亩和393万/亩的价格,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2010年6月,又有9家企业签订了10个地块的投资协议。此前 3年内财政投入的50个亿,已经和将要拉动的社会投资达到1370亿以上。

  小清河项目,这个济南历史上规模最大、 投资最多、 收益最长远的公益民生项目,最终也为城市赢得了经济效益。而它更为深远的影响还在于,它改变了济南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沿小清河两岸20多平方公里的一带、三区、多组团的规划布局带动城市北部120平方公里的滨河新区快速隆起,辅之以已经完工或正在建设的“九桥一隧”跨河工程,济南对黄河以北及整个鲁西北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人本城市”的经营账,得失之间,在民心,在城市的未来。

  执政艺术――城市发展的辩证法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竞相发展的愿望,称得上如饥似渴。所有的城市都在争夺发展空间,谁能率先发展?这首先考验着主政者的执政艺术。

  “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常常需要一个支点来撬动。这几年,济南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抢到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支点。全运是一个,园博会是一个,京沪高铁是一个,即将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是又一个。”一位常年关注济南的城市发展研究专家这样说。

  以京沪高铁为例,2006年4月3 日,铁道部宣布,论证了十几年的京沪高铁开工建设将于2011年投入运营,济南西客站是5个始发终到站之一。济南的发展,进入了“高铁时代”。半个多世纪的国际经验,验证了高速铁路对连接主要经济区,打通经济走廊,促进区域间的信息、资本、人才、技术的广泛融合与交流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作为高铁经济走廊上的节点,必然会在高铁“放大乘数”效应的作用下,迅速扩大规模,膨胀经济。日本东新干线1982年开通后,沿线城市人口和企业分别快速增长了30% 和45% 。 90 年代,日本新干线总投资7万亿日元,为沿线近700平方公里土地增值近25万亿日元。而在法国,巴黎至里昂高速铁路开通后,1983 年至1990年,里昂站区周边办公物业从 17.5 万增至25.1 万,增长了 43% ,商务客流暴涨了112% 。

  巨大的机遇,激发了济南人空前的创造力。城市格局与定位重新调整,整合已经建成的大学科技园和园博园,西部120平方公里的新城规划应运而生。曾因是张庄机场的所在地,济南西部1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68% 的面积限高50 米。随着西客站开建、张庄机场迁址,西部的空间被彻底解放出来,搭上了发展的“高铁”。

  对城市来说,发展的机遇不常有,地区经济格局也非永恒不变,在激烈的竞争中同时面临崛起的机遇和衰落的威胁。对济南的主政者来说,城市发展的辩证法,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借势与造势。

  一座城市,建固然难,拆却更为不易。不论是老城区改造,还是新城区建设,建与拆,都像一对不离不弃的孪生兄弟。 2008年2月,济南掀起了一场被媒体称之为“拆违风暴”的行动,一年多的时间内,220万平方米的违法、违章建筑被拆除,百姓一片叫好之声。一些被拆除的门头房,原隶属于各街道办事处,是其办公经费的主要来源。在退商还路和城市环境整治的大背景下,这些建筑不但要拆除,还要街道办事处主动“拆到自己头上”,动力在何处?以历下区为例,他们出台了这样的政策,街办办公经费不足的部分由区财政补足,但并非按人头费拨付,而是街办以利民、惠民的“项目”来申请,你只要为辖区百姓办实事,就有经费。此举一出,不但门头房顺利拆除,街办为居民服务的热情与力度也空前高涨。

  西客站片区,500 万平方米的拆迁面积,目前已完成70% ,未发生一起恶性事件或群体性事件。“这首先在于这一轮的城市建设符合城市发展和市民的要求,谁不希望自己的城市环境变美、功能变全?其次是因为在拆迁的过程中,公开透明,把沟通工作做在了前面,真正保护了老百姓的利益和需求。”槐荫区西客站工程部负责拆迁工作的陈建防主任这样对记者说。

  城市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区域关系的均衡,城市的建与拆成为社会各方利益关系再调整的导线。建什么,拆哪里,考验着执政者规划建设城市的科学性合理性,也考验着执政者在城市建设中的出发点与着眼点。济南老城区发展曾一直困扰着主政者。老城区内山、泉、河、湖、城浑然一体,给城市带来了独特的自然禀赋,也使济南成为一座限高的城市,内城的发展走的基本是摊大饼的模式,表面看来早已挤得满满的,但实际的利用率和产出比并不高。内城还有没有发展空间?结合棚户区、城中村、6 层以下居民楼改造,济南选择了建设城市综合体的新路径,该限高的一定要限住,该长高的长高,该做强的做强,以此提高容积率,一拆一建之间,巨大的发展资源和发展空间呈现在眼前。

  城市发展中的辩证法,体现在城市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大到空间布局哪里密、哪里疏,中到产业发展哪类做加法、哪类做减法,小到种什么样的树、亮哪里的灯,一举一动,一招一式,牵动着市民的神经,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竞争力。济南,以她的学习精神和实践能力,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城市发展辩证法。

  执政环境――打造无坚不摧的软实力

  2010年7月,正在进行热力管线改造的济南市东泰热力公司,感到了到政府办事的“不一样”:管线改造要挖开一段道路施工,原来办这样一个审批,需要到市、区两级市政、交警部门分别签署意见,至少跑四个单位。而现在公司把申请材料交到市政公用事业局的审批窗口,就可以等着勘察现场的通知了。原因也简单:市政公用事业局推出代办服务,办件由窗口工作人员在市政公用事业局与交警部门之间联审,原来的审批环节压缩了一半。

  “把济南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少、服务意识最强、办事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近两年,济南市围绕着这一目标,大幅度精简审批事项,市级行政审批由原来的 436 项减少合并到 94 项。对保留的事项,也统一实行了编码管理。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审批集中度得到提高,流程得到再造,审批前置条件和环节得到最大限度的削减和简化。

  “济南干部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工作上的干劲和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是觉悟突然提高了,是让发展的势头和摆在眼前的事情逼的,是让日渐完善的制度捆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组织部门领导说,“而济南市民最大的变化,则是对自己的城市有了自信心和自豪感,由‘爱之深责之切’变成了‘爱之深誉之切’。”

  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就像一个地方的土壤和水质,是有形的,而软环境则像阳光和空气,虽无形,但同样重要。在济南高新区,记者扎扎实实体验了一把“辅助环境”的威力。

  2006年12月,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联合发文,与山东省政府共建全国唯一的“ 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并将其落户济南高新区,依托齐鲁软件园发展。

  为什么是济南?为什么是齐鲁软件园?这是诸多将 IT 产业列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的共同疑问。 CIIIC 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徐群告诉记者,创新园的核心优势是他们打造的“产业拉动环境”,它是一种促进企业更快发展的生态环境,就像土壤、水分、 阳光、 空气之外的肥料,支撑企业快速成长。

  在高新区,这个“产业拉动环境”就是园区管委会打造的六大平台― ― 人才集聚平台、技术支撑平台、企业协作平台、融资保障平台、 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创新平台。

  IT 企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瓶颈,中国的软件企业, 98% 以上是少于500 人的小企业,而一个应用系统的开发,往往需要建立在大型主机系统和环境之上,建立这样一个运行环境,至少需要上千万的投资,小企业买不起,大企业即使买了,利用率也很低。而高新区却瞄准企业的需求,建立了目前国内少见的大规模技术支撑平台。这个平台融合了国际各主流厂商的主机、 操作系统、 数据库系统、 存储系统、 网络系统、 开发工具、 测试工具、 综合性测试服务体系等。平台与各个知名厂商联合建立的开放实验室,可以让园区企业与微软、 IBM 、 Sun、思科等著名厂商实现“ 技术零距离”。 更为独特的是,这个平台对入园企业是完全免费使用的。同样,在面向市场时,一帮“小兄弟”单打独斗,也很难和欧美及印度的大企业竞争。对此,高新区下了很大工夫,以市场和技术协作为导向,帮助企业成立了“国际合作联盟”、“电力软件企业联盟”、“ 游戏动漫企业协会”、 “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联盟”等 9 大企业联盟。确良园区组织、扶持企业共同开发相互产品间的数据接口,开发建立“协同创新平台”,这样一来,一个虚拟的“企业航母”形成了,每一家企业都成了联盟中的一个部门,每个企业的产品都变成了大系统中的一个“模块”,企业间的关系由竞争转变为合作,各个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园区的“产业拉动环境”虽说是免费的午餐,但企业用他们的快速成长和税收给园区以丰厚的回报:短短几年内,园区软件企业由23家聚集到了600多家,其中上市企业16家,储备拟上市资源企业达70余家。难怪温家宝总理对其寄予厚望,说这里发展好了,可以改变济南,改变山东。

  说到底,辅助环境,不过是城市里的人,为了增强城市对其他人、其他企业、其他产业的吸引力而进行的机制、 体制创新。而改变济南、改变山东的,正是由硬环境、软环境加上产业拉动环境,共同构成的城市无坚不摧的软实力。

本文相关新闻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