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4 03:30 作者:大众房产网 来源:
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开发商不买中科院教授的帐
“过剩”还是“缺口”, 三组数据竟然还不能让开发商闭嘴。媒体也滑稽,不去进一步寻找证据,而是“忽悠”来中科院的教授和开发商“当面辩论”。这种毫无规则的无意义辩论自然也是毫无结果的。不过,倒是又听到开发商对于“缺口”的新论调:过剩的标志应该是价格下降。
这位开发商进一步发挥:“但是现在除了上海以外,其他城市房价都没有明显下降,有的城市还稳步上涨。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消费者需要的是中低价位的商品房,而市场上中高价位的商品房居多。”言下之意,“过剩”是一种臆断,三组数据是不存在的。
乍一听还挺有道理。街头上常能看到“清仓商品一律三折”,东西过剩了,自然要便宜卖了。看来,不论是中科院的教授还是国家统计局,只要不能证明房价已经下跌了,开发商就不承认“过剩”。
不得不佩服中科院的尹教授确实比那个北大董教授有勇气。尹教授认为:空置率比披露的数据还严重。有多严重?可惜教授没有拿出数据来。那么,我来试着顶一下尹教授。
一、房价下跌不仅仅出现在上海。
我所在的杭州除市中心出现停涨外,郊区楼盘已经出现狂跌,地方政府不得不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送户口)救市,但似乎现在仍无回天之力。以下沙开发区为例,今年新开楼盘比去年年初新开楼盘差没多要便宜1000至2000元。而且去年年初的新开盘基本上还有一半没卖完呢。目前杭州总的成交量奇低,按这样的速度,就是不再建新的楼盘,也够开发商卖7年的。现在房价跌涨在不同区域差别不小,如果网友所在地也有降价的,也可以补充。
二、现在没有下跌不等于今年就不会下跌。
没有永远只升不降的商品,假如商品房还是商品;也没有一个政权会看见民众冤声截道而永远置之不理的政府。
三、成交量严重下滑就是房价下跌的前兆。这与股票有些相似。
四、房价下跌并非“过剩”的惟一指标。
换句话说,积压并不一定会造成跌价。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生产者有时会选择“自毁”。比如牛奶生产过剩,价格要下跌,奶农就会选择倒入大海,以保住价格。石油欧佩克也是这样的,价格下跌前期会减少产量。开发商也是这样,宁可“过剩”也要“空置”,而且还极不厚道地说成是“缺口”,让不明真相的人来接这最后一棒。
五、“持币待购”多半都是投机客。
“空置”房增多,并不是“持币待购”造成的,因为民众手里没有那么多的“币”。虽然有14万亿银行存款,但那都是不太想买房的人的币,都是贪官污吏、暴发户、分配到房改房的人的“币”。如果说这些人中还有一些人是“持币待购”,那也是投机分子,而他们的购买力水平也不足以购买整个“空置房”,何况他们就是买了,也要回吐到二手房市场的,过剩才是必然的。
六、人的欲望确实是在彭胀的,但这种彭胀只会对未来预期冲昏头脑的时候才会出现的。
现在中国的房价处在最高位置(至少也是次高),利率则处在最低位置。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中国GDP已经高速运行了好几年了,难道它就不会慢下来?世界各国的利率都是与GDP相对应的,难道中国在这方面就永远不与世界接轨?当15%拥有二套以上住房的人发现投资其他行业获利更大的时候,难道他们就是不抛手中的第二套房子?当房产税真的实行起来后,他们真的愿意让这些税压得他们像穷人一样过日子吗?
七、“空置房”越来越多,谁最恐惧?
住80平米以内,住经济房,租房的民众,他们不会比开发商的日子更难过的。据我所知,浙江(杭州)十分著名的两家房地产企业已经上了银行系统的“黑名单”,他们的资金链已经发生了重大问题,他们才是真正的急啊。也许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情况。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