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01 00:06 作者:大众房产网 来源:
“工作三年时攒的钱还可以买个客厅,现在攒了五年,反倒只够买个卫生间了!”27岁的杭州青年赵海峰这样唠叨他的苦恼。这位中学教师从2003年就开始了购房计划,不过因为房价太高,他决定等等再说。没想到此后房价一再飞涨,现在,他几年间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与房价相比已经严重“贬值”。
包括杭州在内的我国许多城市,高房价已成了人们绕不过去的话题。唐代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成为许多人的心声。
事实上,我国房价在最近的几个月里开始放慢脚步。出于各种考虑,政府和房产商都在思考如何降低购房门槛,以实现民众“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回味几年来经历的几近疯狂的价格上涨,诸多业内人士越来越感觉到,过去的房地产业的注意力,过多地倾注在“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和“投机者的贪婪”上。事实上,房地产作为一个产业需要遵循的依旧是一般的经济规律,放弃或者忽视最大的市场蛋糕,难于持久获得推动力。向“平民”的真实需求和实在的消费能力伸出橄榄枝,其实,是房地产理想回归的表现。
一个最新的信号就来自浙江,今年,这个省旨在帮助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大面积开工,1到8月,新开工经济适用房累计近150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60%。“这是一个需要政府付出重大利益的决定,”一位谙熟地方政府运作的学者感叹,“但这也是抑制房价、提供房产市场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他介绍说,中国的房产商在开发商品房时,需要向当地政府缴纳一笔不菲的土地使用费,而这笔费用目前已成为一些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
可是,与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方式不同,建经济适用房的土地由政府无偿划拨,政府不但无法从土地的出让中获益,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还要贴上一大笔钱。其实不仅是浙江,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甚至是经济欠发达的陕西、广西和山西等省也都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增加经济租用房和供应,并规范其建设和销售办法。虽然目前全国经济适用房的总体情况还并不理想,但今年年初短短一个月间,国家三个调控房产市场的文件都提到,要有计划地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提高其在市场的比重。
在经济房被越来越多提及的同时,小户型的商品房也开始大量涌现。在刚刚举行的杭州房交会上,面积不大的普通商品房超过了一半,而北京的房展会,唱主角的仍然是中小户型。“目前中小户型的大量涌现是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浙江省建设厅的江胜利说,“一方面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是房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已大体平衡。”今年4月,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等七部门发文,对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在规划审批、土地供应以及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从2000年左右开始,由于民众对住房要求的提高,我国房产供给出现了很大的缺口,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房价上涨,而房地产业也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房产市场总量达到大体平衡的情况下,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从事区域房地产开发管理研究,并获得博士学位的江胜利说。在房价被形容为“坐上了神舟号飞船”的时期,我国许多城市都出现了“抢房风潮”,不管户型如何、环境怎样,抢到房子就是抢到了钱,因为明天的房价又会涨上两三百块。
不过现在,“宽敞气派、豪华尊贵”等词汇逐渐从房产广告中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紧凑、精致和轻松”。受民众欢迎的小户型终于大量出现在民众的眼前。就在今年秋天的杭州房产交易会上,攒了五年“辛苦钱”的赵海峰终于挑选到了一套满意的小户型住宅,虽然总房价仍有60多万元,但他还是可以求助于国家的优惠住房贷款。
“居者有其屋,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和当政者的共同追求,”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稳定住房价格、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就是让更多的民众从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获益。”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