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07 17:29 作者:大众房产网 来源:
房价、车价、油价、物价――价价连着千家万户百姓生活,也牵动着两会代表委员的心。
房价:涨跌变数颇多
全国人大代表吴菊仙认为“今年房价总体来讲还要涨”。
她说,去年全国投资规模很大,今年就算有所下降,总体规模仍不小,新上项目和在建项目在数量上保持一定规模,会带动土地紧缺、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一两年全国不少地方的房价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让不少想买房的群众只好干瞪眼。正常的价格上涨本也无可厚非,可房价现在真是高得有些离谱,动不动就是一平方米八九千元,甚至上万元,有多少群众买得起?我估计现在商品房利润率在30%到40%,能不能制定相应政策法规,限定建筑企业一个合理的利润率空间,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综合调控房价。
权威预测:今年初,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钢材价格上涨几成定局,从而会带动包括建筑业在内的一大批下游产业价格上升。另外,我国城镇化步伐近些年来不断加速,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集聚效应使大量人口涌入,客观上也将增加今年城市商品房的需求,拉动房价上涨。最新统计显示,去年四季度,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继续快速上涨,同比涨幅为10.8%。其中,经济适用房和普通住宅销售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6%和11.6%,豪华住宅价格上涨12.5%。目前,高房价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有的地方已出台相应规定抑制房价过高过快增长,如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等。
车价:不会大幅跌落
李书福委员:车价变动的大方向可以预测,但具体而言就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比如说,小型经济型家庭用车的价格今年是升还是降很难说。这些车的价格本身就不高,原材料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利润空间很小。大家都知道,今年钢材等轿车所需原材料价格上涨已成定局,在成本推动作用下,小型经济型家庭用车的价格很可能就会水涨船高。与此相对的是,受关税降低等因素影响,高档轿车的价格继续走低的可能性很大。高档轿车高得有些离谱的价格与制造它本身所用原材料价格的关系不是非常大,原材料价格上涨不会对高档轿车价格产生明显影响。这些高档轿车的价格还是由供需、库存等市场情况具体确定。
权威预测: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今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实行多年的进口汽车配额许可证管理,同时降低汽车进口关税。不少人就此认为,进口汽车价格将大幅下降,并导致国内车价大跌。权威人士指出,今年进口轿车国内销售价格不但不会大降,还有可能小幅上升,不存在打压国产车市场的问题,对国内车价影响也微乎其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进口汽车关税下降幅度不大,进口成本下降有限;国家取消进口汽车保税政策,加大了经销商的经营成本和风险;国产轿车对进口轿车的挤压作用越来越明显,可进口的车型越来越少;进口轿车消费市场不大,对国内车市影响有限,也不会打压国内汽车价格。目前国内进口轿车的消费者是一个固定阶层,每年的需求量约在10万辆左右,占国内车市的比例不过5%左右;美元走弱增加进口汽车成本,进口一辆2万欧元的欧洲汽车或进口一辆220万日元(2万多美元)的日本汽车,由于汇率原因,每辆车将多花1万至2万元人民币。
油价:下调空间很小
翁祖泽委员:油价上涨不是个单一的现象,对运输、物价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由于科技水平不高、经济实力有限,我国在能源方面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在资源可持续供应上面临很大压力。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石油消费量将显著增加,同时受石油资源的约束需要大量进口石油满足国内需求。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极易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石油价格的持续走高,使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能源消费开支加大,抑制了其他领域的消费。另外,我国石油进口的60%来自中东地区,90%以上通过海上运输,这种高度的能源对外依存潜藏着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权威预测:随着轿车不断快速进入更多的百姓家庭,人们越来越关注油价的波动。去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突破1.2亿吨,创下历史新高。油价近几年来则在涨落起伏中螺旋式攀升。特别是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笼罩在供求紧张的阴影之下,油价一度大幅上升。去年5月到8月,油价连续形成两个上涨高峰,国内成品油价格迅速跟进,在不足半年时间里连续上调三次。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成品油消费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势头,但今年的增幅不会超过去年,预计2005年全国成品油消费量大约在1.68亿吨至1.7亿吨,同比增长8%至9%。总体分析,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空间已经很小。
物价:保持稳中有升
吕建中委员:物价指数说起来很专业,可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去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创下1997年以来物价涨幅最高纪录,水涨价、电涨价、米涨价,房涨价等等,每个居家过日子的人都会从日常生活中有切身的感受。今年的物价是在去年较高水平的基础上运行的,目前也看不出有什么可以特别拉动价格下行的动力,物价上涨压力仍未根本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会放缓,但难以明显降低。粮食和食品价格再次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将处于较为稳定时期。
权威预测:今年粮食、钢材等重要商品的供求矛盾将有所缓解,但成本推动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增大,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不确定因素更加复杂,物价总水平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虽然目前国内粮价继续上涨空间有限,但粮食产需仍有缺口,品种和区域结构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2005年气候因素还不确定,粮食价格仍存在变数。公用事业和服务类价格的上涨有可能成为推动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这一类价格多为政府控疲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截至去?1月底,先后有26个省份暂停出台政府提价项目。另外,今年国家还将重点整顿规范教育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秩序,广大学生家长和患者有理由对减轻负担有所期待。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