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网—齐鲁晚报大众网联合主办

安徽芜湖一处安置房出现楼裂裂 质量问题堪忧(2)

2011-09-14 10:17 作者: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随后见到了建设单位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曾子奕。就18号楼与19号楼的开裂问题,曾子奕表示,从竣工到目前为止,

  记者随后见到了建设单位——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曾子奕。就18号楼与19号楼的开裂问题,曾子奕表示,从竣工到目前为止,从未接到万春街道办事处以及物业公司提供的报修材料。

  他强调,竣工交付后,建设方曾召集万春街道办事处、物业公司、监理单位开了专门的会议。“当初约定,如果质量发生问题,在3天之内,街道办事处上报材料,我们派人去维修。”

  “作为建设单位,房子竣工验收之后,除了验收回访之外,老百姓不反馈意见,我们不可能逐家逐户去家里看。”曾子奕认为,先期的物业公司管理不到位,没有将老百姓的投诉及时反馈上来,导致矛盾不断积累。

  对于18号楼和19号楼的开裂问题,万春新苑小区的施工单位芜湖华夏建设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水心国也表示,没有接到投诉。

  那么,当初这些安置房是如何通过验收的呢?

  “可能是回填土没有夯实造成的,具体什么原因,相关部门去现场检测才知道。”据芜湖市质检站站长李国方介绍,2010年1月,他们对万春新苑小区的安置房进行了预验收,当时还下发了不少整改意见。

  “这几栋房子目前并没有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因为土地证今年上半年才拿到,有些滞后。”李国方说,“政府也是为了让老百姓早点住进安置房。”

  他强调,“当时监理公司代表业主进行预验收,勘测、设计、施工等单位参加,没有发现大的异常。后来,老百姓的投诉没有反映到我们这里。”

  “施工单位定期回访不够及时,下面给他们下个督查意见,下一步将加大回访力度,加强信息沟通。”李国方承诺,第二天上班就召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勘测单位、监理公司到现场去,采取“一线工作法”,把情况调查清楚,再让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修了又坏到底什么时候能修好?

  最近发现的安置房出现裂缝的现象并非万春新苑小区遭遇的首次质量问题。安徽当地媒体报道称,据万春新苑小区当初的物业公司负责人介绍,2010年入住的五六百户业主中,反映问题的就有200多户。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业主反映房子存在墙体开裂、外墙渗水、顶棚开裂等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就墙体开裂问题,水心国分析说,施工过程中,可能是混凝土夯实不够导致的。“梁的底部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不容易夯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慢慢收缩沉淀,加上雨水冲刷,导致混凝土下沉,梁的底部自然脱落。”在他看来,这是施工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就在几天前,芜湖市建委刚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投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指出,近年来,该市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政府性投资工程方面,仍有一些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足、深度不够,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抢时间、赶进度,安全质量管理不严,责任制未真正落实,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加。

  水心国承认,当初曾经预料到会出现开裂的情况,“后期没有定期进行检测,这是工作上的失误”。

  在采访中,一位曾经在工地上做过临时工的业主还向记者透露,小区有几栋房子所使用的小料钢筋存在过度拉伸的问题。“为此,我还曾向街道办事处反映过,但是他们却要我去东区(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反映。”

  芜湖市建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曾明确要求:“保障型(原文如此——编者注)住宅工程严禁违规使用砂浆添加剂,严禁对钢筋进行过度拉伸。”

  对此,一位业主站在18号楼面前不无遗憾地说:“政府出台了不少文件,三令五申要保证安置房的质量,可是眼前这么大的裂缝,为什么裂了近一年?”

本文相关新闻

编辑:闫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