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家族圆桌上,已然是三派风格:第一代创业元老、第二代家族承继人和职业经理人,各司其职。尤其是杨子莹入局后,提拔第二代承继人的色彩更加浓郁。
事实上,早前就不乏负面舆论指出,较之其他两派势力,以第二代家族承继人为代表的杨惠妍尚且稚嫩,不太擅于处理诸如房地产行业与地方政府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对于政府资源等资产亦无法如愿传承,因而接班人危机日益严重。不过,如今看来,碧桂园任命年仅23岁的杨子莹为执行董事,专司财务,主攻融资,或许是新管理模式下的一种平衡。
推崇“沃尔玛速度”
“我认为,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同才是最重要。如果我80岁的时候走在街上,所有认识我的人都会微笑地跟我打招呼,我就满足了。”杨国强此前曾如是表示。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如此骄傲而不愿背负社会负面舆论的人。但是,事与愿违,在家族模式备受诟病的同时,碧桂园亦不得不遭受“零地价拿地”、“违规拿地”的种种苛责。
至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深陷土地违规漩涡的碧桂园在安徽和县的开发项目上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被国土资源部通报处罚,责令停工并处以100万元的罚款。
早在2007年,继碧桂园披露其土地储备达到4500万平方米之后,碧桂园的圈地之说就一直甚嚣尘上。《碧桂园高速发展之谜》中,指出其“批发大盘”的开发模式,在2007年5个月期间,40亿元拿2300万平方米的地,平均楼面地价174元/平方米;土地成本占平均售价的比例一直维持在7%-8%。
随着土地出让规范趋于严格,碧桂园的地价优势恐难维持。对此,碧桂园高管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公司实际上已经做出了调整,参与了多个短平快项目开发;但这不意味着会放弃原来的经营模式,因为在"一张白纸"上进行综合开发是碧桂园的强项。”
即便如此,碧桂园毛利率一直在低位徘徊。4年之前,碧桂园上市之际,则超越万科成为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然而,这两年,万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碧桂园,2010年,碧桂园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29亿元,万科的年销售金额已经超过1000亿元。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碧桂园持续靠廉价战略拉低毛利率,销售额恐怕难以突破。目前,随着碧桂园推出高端物业“钻石墅”,碧桂园进军高端产品亦初见端倪。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沃尔玛的利润率只有3%,但已经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家族了。就算我卖房子的利润率只有5%,如果能把生意做到全中国每个城市、县城、城镇,那将有多棒!”这是2007年杨国强为之推崇的“沃尔玛速度”。如今,碧桂园能否恢复彼时的“沃尔玛速度”,或许还有待观察。
编辑:闫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