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网—齐鲁晚报大众网联合主办

东北城将使德州成为重要商贸物流中心

2011-06-10 17:23 作者:赵新婷 来源:大众网

德州东北城的建成将使德州成为整个华北地区、华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并把山东的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东北城将以其成功品牌、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为德州及华东、华北地区的制造业、商贸物流业提供支撑平台,为企业降低生产采购和物流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和企业利润、改善投资环境和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关注东北城项目建设并对德州城市发展颇有研究的德州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团长史成志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东北城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德州东北城的建成将使德州成为整个华北地区、华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并把山东的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德州商贸物流因运河兴旺而发达 因运河衰微而落后

  据史书介绍,早在元代,德州段京杭大运河已成为全国漕运沟通南北的大动脉,运河上常常是“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特別是明代和前清时,运河中兴达到鼎盛,德州段运河运输粮食达400-600万石左右,成为南北水运的咽喉要地、漕粮转运和开展贸易的重地。当时德州仓辖兑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直接将粮食交到仓口,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都占运河各港口之首。

  清代中叶之后,由于海运逐渐兴起,加以黄、淮、运交会处逐渐淤塞,河运运输逐渐衰落,至清光绪28年(1902)漕运全线停止。民国时期后,由于海运发展和铁路的修筑,加上政局的混乱与动荡,统治者对它的整治与管理日渐废弛,德州段运河更趋残破,德州段运河可航载重仅2-3万公斤的木船和吃水较浅的汽船。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8年和1972年进行了两次运河治理工程,20世纪50年代,天津经德州至济宁一线,仍可凭借帆船进行小量运输。60年代,德州段运河年货运量仍可达125.5万吨,年客运量达2万人次。但由于沿河工农业用水迅速增长,尤其是上游建成岳城水库后,航运水源逐渐枯竭,至70年代末因河道常年干涸而停航。

  “德州的商贸物流业因运河的兴旺而发达,又因运河的衰微而落后。虽然随着铁路公路的修建,德州因此成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商贸物流业也在随之发展,但再也没有达到历史上德州曾在全国的地位。”史成志说。

  “南北借力、东西逢源”地缘优势助力商贸物流发展

  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怎么打?德州市德城区作出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力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名城”的战略选择,“十二五”期间大幅提升以商贸物流为代表的服务业比重,打造鲁西北、冀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服务业发展高地。

  德州要建成商贸物流名城,首先有历史上的基础,德州明清时期就是全国33个工商业大城市之一。其次,德州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德州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西接石家庄,东连渤海湾,处在渤海湾经济圈之内,兼具沿海与内陆双重优势,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带,有着“南北借力、东西逢源”的地缘优势,发展现代物流有着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6条“三纵三横”形成的铁路交通网和6条“三纵三横”形成的高速公路交通网,使德州成为全国交通运输主要枢纽城市和全省六大省级物流节点、六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京沪高铁开通后,德州的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区域物流辐射能力将大大增强,形成了一个小时上天,一个小时下海,一个小时进京,三个小时到上海的良好态势。京沪高铁的开通带来的将是德州经济版图的调整,资源要素的重组,城市空间的优化和思想观念的巨变。

  第三,德州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德百集团在德州已经有雄厚基础,现在银座、国美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商贸物流企业先后入驻德州,提升了德州作为商贸物流名城的品牌和档次。同时,境内发展商贸物流业设施齐全,仅德城区境内就拥有27条铁路专用线、255万平方米仓储设施。

    相关阅读:德州东北城:1500万㎡建华北商贸物流“巨无霸”

本文相关新闻

编辑:闫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