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保障房建设大提速的一年。目前年度计划将半,记者在多个省市采访时却发现,社会资金筹措难的“困境”仍较普遍。一边是民众翘首企盼的“民生工程”,一边是“踌躇不前”的社会资本,社会资金的顾虑在哪里?如何打破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的瓶颈?记者展开了调查。
政府“独角戏”背后的尴尬
根据住建部公布的计划,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所需的1.3万亿元资金中,约有8000亿元将通过社会机构和保障对象及其所在企业筹建。
我国从1998年开始探索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保障房建设,其间一直鼓励社会资金介入,但社会资金一直“望而却步”。今年是保障房建设“大提速”的一年,保障房建设“主力军”也从经济适用房转向廉租房和公租房为主。
相对于经济适用房而言,廉租房和公租房资金压力较大,社会资金筹集的迫切性也更加凸显。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了解到,全国多地的社会资金筹集并不顺利,政府“唱独角戏”的不在少数。
陕西今年需要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总投资约776亿元,其中政府配套资金和补贴占180亿元,将近600亿元需要其他渠道筹措。但截至目前,所需资金仍主要由政府筹措。
上海市是今年保障房建设的“大户”之一,计划新开工建设保障房建设1500万平方米、22万套。相关部门虽以“难以统计”为由,未向记者透露社会资金筹措计划,但对于公租房和廉租房项目,则表示几乎全部由政府渠道筹集。
类似的“尴尬”并不是特例。华北某市国土房管系统一位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抱怨”说,当地曾做过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可行性的调研,但由于社会资金积极性不高,只能转而基本全由政府筹集。
一些政府官员坦言,经适房和两限房虽能一次收回成本,但企业和金融机构往往“嫌弃”其利润低;公租房和廉租房等资金沉淀量大,回笼较慢,社会资金“顾虑”更多。
谈起社会资金筹措,长期研究保障房建设的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对这种政府长期“埋单”的形式深表担忧:企业要考虑成本核算和投资风险,而地方政府有中央制定的硬任务,就只能“千方百计”将这部分资金填上。
编辑:闫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