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网—齐鲁晚报大众网联合主办

南京大报恩寺1000年的浴火重生

2010-11-13 19:46 作者:中正 来源:

2010年11月8日,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个人向南京大报恩寺捐赠10亿元人民币,支持复建工程,他希望复建一个不那么局促,配得上佛教圣物佛顶骨舍利的宏伟庙宇,再现史上大报恩寺的风采。

  2010年11月8日,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个人向南京大报恩寺捐赠10亿元人民币,支持复建工程,他希望复建一个不那么局促,配得上佛教圣物佛顶骨舍利的宏伟庙宇,再现史上大报恩寺的风采。这次前所未有的文化之举,再次让大报恩寺成为社会焦点。而它上一次被人们关注是在2年前,一座鎏金七宝阿育王塔在这座饱经风霜的古刹面世。高约1.1米的这座银质鎏金塔中还藏有“感应舍利”、“佛顶真骨”、“金棺银椁”等佛宝,震撼世界。

  前世种种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人熟悉的诗句背后,却少有人知道,四百八十寺的源头,其实就是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寺。

  大报恩寺建于明朝,然而它背后的历史,却要远远早于这个时间。在大报恩寺的原址上,1000多年的时间里,一代又一代的寺庙毁了又建,建了又毁。

  大报恩寺以佛塔著名,佛塔在梵文中又叫做浮屠,和佛同音。据历史学家考证,南京的这一座佛塔最早建于公元194-195年,而此时,距汉明帝梦见西方道人有丈六金身,引入佛法仅仅130年,而此前,尽管佛教已经东传,但佛塔在中国尚未出现,这一座佛塔,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佛塔。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南京为东吴孙权所占,适逢天竺僧人康辉东游建业(南京),宣讲阿育王事迹,孙权为阿育王所感,遂建阿育王塔,将佛祖真身舍利供奉其中,并以阿育王塔为中心建寺,名为建初,这是中国南方最早的寺庙。后孙吴灭佛,建初寺毁于一旦。直到西晋灭吴之后,僧人在原址建寺,名为长干。东晋中期曾先后在寺中建造双塔,仍名为阿育王塔。

  南北朝时,南京这座故都终成佛法圣地,寺庙佛塔鳞次栉比,唐朝诗人杜牧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这所有的寺庙,都是以长干寺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大报恩寺为源头。可以说,南北朝,是大报恩寺的第一个辉煌时代,尽管那时候它还不叫大报恩寺。

  南北朝以后,历经隋唐,大报恩寺也几易其名,北宋时曾经重建,并于宋天禧元年(1017年)改名为天禧寺,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再改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直到明朝1408年再次被人焚毁。

  地宫中的秘密

  历经千年,几次毁建的大报恩寺总是和地宫、宝塔、舍利有关。2008年,在大报恩寺的双塔地宫中发掘出七宝阿育王塔,塔中有佛顶舍利,震惊世人。然而实际上,在近两千年的历史烟云之中,地宫中的舍利早已经流散无数,今天发掘出来的,不过是最后的一部分而已。

  这座坐落在长干里的寺庙,其实一开始就和舍利有关。孙权建阿育王塔时,目的就是为了收藏佛祖舍利。东晋第一次重建时,僧人慧达在长干寺地下就发现一只铁箱,铁箱内套着银箱,银箱内又套金箱。金箱内收藏着多枚晶莹圆润的佛祖舍利,另外还有佛祖留下的指甲和头发等物。

  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润州刺史李德裕将荒废已久的长干寺阿育王塔地宫再次打开,发现了21枚舍利。其中的11枚迁往润州(今镇江),另外的10枚则被留在了原地。

  唐朝以后,为防止有人觊觎舍利,僧人们对地宫藏有舍利的事情开始秘而不宣。但秘密终究不能永远隐瞒,至宋朝时宋真宗下诏整修长干寺,并新建了9层佛塔,赐名为“圣感舍利塔”,塔下建地宫,显然,寺中有舍利已然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明朝也有类似的记载,这是大报恩寺建立以后的事情了,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有一段记录:正德十五年(1519年),明武宗朱厚照驾临大报恩寺,他进入琉璃塔底层大殿时,突然发现地下留着一个长方形的小孔。他向司值的僧人询问,僧人惊慌之中说这是“金井”(墓葬中放置棺木的地方留的小孔)。朱厚照听了面带怒容,大报恩寺方丈西林大师不得已道出舍利的秘密,并称这叫“气眼”,留此气眼是为了让佛祖舍利接触生气,保持灵性。

  如今,距这一段记录已然500年了,塔下的舍利也终见天日。

  中古世界的奇观

  有寺自然不能没有塔,塔建于大殿之后,名为琉璃塔,九层八面,高达78.2米,甚至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塔内壁布满佛龛,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0盏,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

  在明朝,东西方往来已然频繁,而这一座奢华玲珑的宝塔自然也成了外国来客惊叹的奇迹,大报恩寺在十七、十八世纪中,随着西方商旅的传播已经名闻海外,西方人把它称为“南京瓷塔”。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虽然一生并未到过中国,但在他的作品中,却描述了中国瓷塔的形象。也就在这种传播中,大报恩寺塔成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然而,出名带给大报恩寺的并非仅仅是盛名,还有盛名之下的灾难和觊觎。1842年,在这场中国人百年屈辱的开端,大报恩寺也难逃厄运,在签订《南京条约》的军舰上,一群英国士兵下船“游玩”,在大报恩寺塔上疯狂掠夺,不但抢走了无数金佛,甚至连塔外的琉璃瓷砖也剥走了,让这曾经的金碧辉煌只剩下斑驳的残垣。

  灾难总是接踵而来,英军士兵掠夺后不久,这座古刹便彻底毁于战火,太平天国的兵锋将已经伤痕累累的大报恩寺彻底淹没。

  150年后重见天日

  150年悠悠而过,昔日的大报恩寺只剩下深埋地下的地宫和半片残碑,掩藏在错落的民居中间。沿着南京中华路一直出中华门,在南京晨光厂的大门边三藏殿后街一条小巷的深处,门牌号为北山门一带,一片绵延的民居正在拆迁,就在瓦砾之间,一块高大的大报恩寺右石碑默默矗立,碑高8米,负碑的P烈丫没有头颅,脚也已残破。碑上仍可隐约看到当年碑文的残篇:钟山巍巍,大江洋洋,圣德长存,慧化不息,亿万万年,与天同寿。

  这是自2007年南京准备重建大报恩寺后发现的,同时发掘出来的,还有流传千年的双塔地宫,地宫里的佛塔舍利躲过了掠夺和战火,在大报恩寺毁灭之后,仍旧在地下安静地埋藏了150年,如今,终于重见天日。

  当然,发掘仅仅是重建的前奏,早在2007年南京市决定重建大报恩寺之后,经过三年的考证发掘,如今,重建已经正式开始。2010年8月,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大报恩寺项目将在原址上采用古今兼收并蓄的方式进行重建,以“明文化”、“佛文化”和“报恩文化”为主题,突出“中国第一讲寺、琉璃第一宝塔、地宫第一遗址”三大建筑亮点,作为南京着力打造的文化产业和旅游观光业重点项目之一。

  从最初的阿育王塔,到如今的大报恩寺重建,将近两千年的风雨沧桑中,这座古老的庙宇,见证过佛法东来的事迹,见证过秦淮河畔的风流,也见证过缤纷的战火和贪婪的掠夺,它无数次倒下,又无数次被重建,近两千年后,它已然成为了一代代文化传承的象征,如今,这个曾经世界级的奇观终于有望恢复。曾经的秦淮风雨,曾经的列国传颂,曾经的佛法源头,曾经的报恩之地,历史的沧桑已经逐渐远去,它的未来,必然会是另外一段传奇。

本文相关新闻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