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看空中国楼市过于悲观
2012-05-25 08:50 作者: 来源:
【《财经》(博客,微博)综合报道】
据人民日报消息,标普、穆迪两大评级机构今年以来对在海外发债的中资房地产企业频繁调降信用评级。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标普、穆迪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展望可能有些过于悲观了,忽略了市场成交量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穆迪日前发布报告表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流动性状况逐渐恶化。在穆迪评级的29家开发商中,今年到期的短期债务总额达到人民币1590亿元,较2011年12月压力测试时增长了23%。其中境内债务为人民币1280亿元,境外债务为人民币310亿元。穆迪维持对中国房地产业的负面展望,并预计未来12个月房地产业的基本面将继续转弱。
此外,标普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初,中资开发商面临的局面是今年到期的债务规模处于高位且流动性遭到削弱;另一方面,房地产销售前景疲弱,再融资状况困难。2012年许多获评级开发商面临较高的再融资风险,特别是那些信托贷款和境外债务在到期债务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开发商。
对此,经济学博士马光远表示,“房地产资金链比较紧张的状况在相当多的中资房企中是存在的,特别是许多房地产企业存在对去年政策的误判,没有以价换量,造成目前承受高负债和高库存的双重压力。我认为,按照现在的去库存速度,7、8月份将会有不少房地产企业面临较高的偿债压力。”。
财经评论员叶檀说,与境内债务和信托融资相比,中资房企在境外融资的量要小很多。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一些缺乏融资渠道的中小房地产企业或是以中高端地产为主的房企,到今年年中的时候,其银行债务和信托债务会进入偿债高峰,可能会有较大的偿债风险。但对于中资房企的资金状况要区别来看,不能一概而论,一些大的房产商,其资金较为充足,地产结构也较合理,比如以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为主,这些房企的偿债风险相对较小。
叶檀认为,由于境内外利差相差大,越来越多的中资房企愿意到境外融资,还有一些企业未雨绸缪,愿意为打开未来资金通道到境外融资。因此,标普、穆迪等对中资房企的总体状况做出不佳的评估,对开发商的融资成本是会产生一些影响的。
中国指数研究院指数研究总监何田表示,标普、穆迪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展望可能有些过于悲观了,忽略了市场成交量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尽管目前中资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不容乐观是肯定存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那些大的房企的资金状况与短期负债是能大体持平的,流动性状况要好于2008年,这主要得益于大的房企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减少了拿地等支出。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