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广场首批房源签约率截至5月14日仅为14%
2012-05-21 05:35 作者: 来源:
国投广场首批房源签约率截至5月14日仅为14%,降价突围亦存变数
理财周报房地产实验室研究员 王丽云 李劭婷/文
国投方诚资产管理公司的招聘启事至今仍挂在网上。
作为刚成立的房地产公司,其投资的首批项目受阻,无疑为国投方诚未来房地产开发之路平添更多变数。
记者获悉,国投方诚旗下国投广场项目首批房源签约率截至5月14日仅为14%,而该公司另外两个项目至今无入市消息。
去年高调成立的国投方诚,本预计几年内成为行业中等规模开发公司,然而生不逢时地赶上了房地产宏观调控,其首个项目国投广场作为商业地产,恰又遭遇北京“禁商令”,不允许商业分割销售。项目打出了“东国贸,西国投”的广告,然而西客站南广场商圈却被“脏乱差”形象所笼罩,更无法与国贸匹敌。
代理公司被换
在住宅市场调控持续深入的当下,“降价”、“以价换量”成为多数住宅开发商寻求市场出路的招数。而现在,这一招数似乎蔓延到了并不受限购影响的商业地产市场。
位于西客站南的国投广场写字楼,自2011年10月开盘已经7个月,北京住建委官网显示截至5月7日签约率仅为4%,项目开盘报价45000元/平方米,实际成交均价却在一路下降,5月7日为39269元/平方米,5月14日已降为38113元/平方米,且签约率上升至14%。
记者近日获悉,该项目的销售代理团队也发生了变化。原先主要负责销售的中原地产已于4月退出,接替中原地产的是另外两家销售代理机构——上古新锐和誉翔安,这两个团队中部分成员来自SOHO中国销售团队。
国投广场作为西二环的可售写字楼项目,定位为“东国贸,西国投”,拟打造成比肩国贸中心的地标项目,然而开盘近半年,销售情况却并不乐观。
据悉,国投广场项目总规模20万平方米,共包括6栋写字楼,除5、6号两栋散售写字楼外,其余4栋为整售,目前尚无签约大单。
国投方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超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5、6号两栋散售写字楼的许可证是2011年拿到的。据悉,因整售签约进展缓慢,国投广场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两栋散售写字楼上。
进入5月份以来,一边是销售代理机构的调整,一边是大幅度降价优惠,国投广场的销售攻势明显加强。
“在中原地产负责销售的几个月里,成交套数大概只有10套左右,我们是4月份接手这个项目的。”上古新锐销售员向记者透露,中原地产因为代理销售不力而退出。
降价突围?
据这位销售员介绍,国投广场自“五一”假期开始启动了较大折扣的优惠,全款购买可享9.2折,而如果购买较大面积或者购买整栋,均价最低可到30000元/平方米。
截至5月7日,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显示,国投广场签约套数仅为26套,成交均价为39269元/平方米。按照5号楼可售总套数314、6号楼可售总套数317来计算,签约率仅为4%。
而到5月14日这天,北京住建委官网显示该项目的签约套数已上升至91套,签约率骤升至14%,成交均价却下降为38113元/平方米。
记者5月10日在项目售楼处发现,现场前来咨询的人不在少数。上述销售员介绍说,周末来看项目的人会比平时更多,这一变化出现在五月项目推出优惠活动后。
对此,马超美坦承,项目自去年10月开盘以来“没卖出多少”,现在的均价为39000元/平方米左右。
“调控主要影响的是一手住宅市场,对商业地产的影响很小,目前北京市场上商业地产项目出现降价不是普遍现象。”亚太城市发展研究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谢逸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降价”的背后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需要通过降价销售获取现金流,二是拿“降价”做噱头,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国投广场写字楼的降价行为,很有可能是开发商资金链紧张,想要快速回笼资金。此外,项目的定位可能存在问题,从而导致销售不畅也是一个原因。
据悉,国投广场项目于2011年初拿地,是国投方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后开发的首个地产项目,公司在商业地产开发方面并无经验可谈。
记者查阅国投方诚公司资料发现,国投广场的工程估价为6亿元,加上之前的拿地成本,国投方诚已对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项目一直以来销售不畅,使得公司陷入资金困境,无法再拓展其他项目。
此前,马超美曾宣布今年将有2个项目入市,然而截至今日尚无任何消息。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