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导演:放弃国际影展的虚名 捞取票房市场

2012-04-21 05:44    作者:   来源:  

  被国人寄予厚望的戛纳金棕榈已是“零入围”,面对好莱坞“两艘大船”(《泰坦尼克号》《超级战舰》),以宁浩、杨树鹏、管虎、张杨为代表的国内中生代导演却抱团出击,不换档期,正面迎战。面对国际影展和国内市场的“双线作战”,中国电影开始“战略转移”。今年文艺片《桃姐》在国内获得7000万元票房,贾樟柯准备修建艺术影院,发展艺术院线……我们也期待,有了百亿市场的“本钱”,中国电影中生代能够在站稳本土市场之后,寻求海外影展的突破。

  国际影展战略转移

  中国导演离“大师盛宴”渐行渐远

  16日凌晨,贾樟柯在微博上郁闷地写道:“一个电影节的勤奋选片人,来中国晃悠很久,今天约我出来喝酒,他很苦恼,说:看了很多,挑不出来。 ”19日晚,贾樟柯的“哑谜”揭晓:第65届戛纳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华语片在主竞赛单元被“剃光头”,只有娄烨的《浮城谜事》入围“一种关注”单元。

  今年角逐金棕榈的几乎是清一色的 “大师”,多位金棕榈得主回归:第62届金棕榈得主 《白丝带》的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就带来了新作 《爱》,曾凭《风吹麦浪》斩获金棕榈的肯·洛奇带来新作 《折翼天使》,大卫·柯南伯格的《大都市》也回归早期的迷幻风格,90岁高龄的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阿伦·雷乃也携新作 《你们见到的还不算什么》,伊朗导演阿巴斯以《如沐爱河》回归。而近邻韩国更是有林常树的《金钱的味道》和洪尚秀的《在外国》同时杀入主竞赛单元。中国电影人不仅继续远离“大师”圈,连有潜质的“文艺新秀”也未入戛纳法眼。

  翻看欧洲三大影展荣誉簿,自1993年《霸王别姬》之后,中国电影人再也无缘戛纳金棕榈奖,自2006年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之后,无缘威尼斯金狮,自2007年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之后无缘柏林金熊……近5年来,中国电影虽然在欧洲三大影展还能偶尔获奖,但获奖的分量却越来越边缘,已经从“评委会大奖”退居到编剧、摄影奖,唯一的例外是叶德娴去年的威尼斯影后。

  中国电影,尤其是内地电影人在欧洲三大影展“歉收”,其实是“战略转移”:以戛纳为代表的欧洲三大影展被认为是“艺术殿堂”、“精英电影”,这也意味着,只要你是拍商业片,基本就离大师的殿堂越来越远。而在国内电影票房过百亿的热潮下,从张艺谋、陈凯歌等得奖专业户率先转型,到年轻一代导演纷纷转型拍摄商业片。他们亮相戛纳也不再是为夺奖,而主要是为卖片。今年乌尔善导演《画皮2》、成龙的《十二生肖》都将在戛纳做宣传。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电影与戛纳渐行渐远。

  国内市场背水一战

  “黄金”“匹夫”提前上映迎战

  放弃国际影展的“虚名”,而捞取国内票房市场的“实地”,这是当下中国电影的趋势。下周开始,宁浩的《黄金大劫案》、杨树鹏的《匹夫》、管虎的《杀生》、张杨的《飞越老人院》、王小帅的《我11》等国内中生代导演的新片将抱团出击,在国内集中公映,他们放弃了挪档期、避风头,力图合力迎战好莱坞大片。

  从18日起,好莱坞大片《超级战舰》国内公映,而票房已经超过5亿的3D版《泰坦尼克号》也在市场上杀得正酣。原本以为两艘大船对撞,国产片可以“渔翁得利”,但实际上这两部电影一个只发2D,一个主打3D,刚好形成互补,如一张巨大的网笼罩在中国市场头上排片量占市场总体的70%以上。加之20日上映的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灵魂战车2》,业内人士预测,下周好莱坞大片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不仅如此,“五一”档也是“黄雀在后”,5月5日,云集了绿巨人、雷神、美国队长、钢铁侠等诸多美国超级英雄的《复仇者联盟》将在中国公映。5月25日,《黑衣人3》又将悄然来袭。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中生代却是“硬气”十足,宁浩的《黄金大劫案》和杨树鹏的《匹夫》背水一战,昨日都宣布影片将提前至4月23日18∶00超前上映。这些接地气的国产片得到院线力挺。

  杨树鹏表示要用好电影迎回观众:“虽然面对的情形很险恶,但希望我们的诚意和品质能够帮到我们。”而宁浩更是表示要为观影观众提供“售后服务”:“好看的电影有四个标准,第一看的过程要愉悦,第二看完有饱腹感、满足感,第三营养丰富,第四是可以打包回去琢磨。我觉得,《黄金大劫案》能让观众有共鸣,而且可以和观众一起探讨成长。”

  后百亿时代

  中国电影市场应有底气百花齐放

  2010年,王小帅的《日照重庆》从戛纳空手而归,更遭到影片投资方炮轰,质疑他“商业转型”失败。其实用一部“商业转型”之作去角逐戛纳,无疑一开始就注定了落马的结局,而期望“戛纳得奖”来拉动国内票房更是水中捞月。要想得奖,还是想要票房?鱼与熊掌兼得也许不易,但这绝不是“哈姆雷特”式的生死两难,获得一方认可便算成功,怕的是投资人“商业做艺术的主,让艺术去干商业的事”的错乱评判标准。

  《杀生》的导演管虎坦言:“目前的大环境仍是以市场为主导,在这样的前提下就要考虑投资人的回报,所以当市场与个人风格有冲突时,选择的就只有妥协,这没什么可避讳的。当然我还是希望,如果有机会可以让我为所欲为一把,我会无所顾虑地做自己想做的片子,但未来几年可能还是要在两头之间找平衡。”

  从海外影展的披金戴银,到争夺票房市场的真金白银,这是中国电影目前阶段的战略转移。如今中国电影已经有了百亿市场的基础,也应该有底气百花齐放,发展各种类型电影,改变产业结构的雄心。杨树鹏说:“中国电影最应该做的是建立产业型的结构,比如说有专门拍大片的导演,有中国的迈克尔·贝;有一群稳定的导演,他们能够有固定的投资、幕后团队,出产一些在制作规模和质量上都不会太差的电影;还要有一批低成本电影,只要品质上得去,一定有市场。”本报记者 卫昕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