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新保障房建设模式破解土地和资金难题
2012-04-10 09:21 作者: 来源:
深圳创新保障房建设模式破解土地和资金难题
七成建设资金社会筹集
深圳新闻网
讯(记者 窦延文)记者10日从市住房和建设局了解到,今年我市保障房计划新增安排筹集4万套、开工3.5万套,资金总需求约为200亿,其中70%以上将通过利用社会资金解决。日前,国务院督查组对我市保障房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深圳的保障房建设从总量和速度方面让人满意,总体建设质量让人放心,土地、资金等方面的创新建设模式值得东部沿海地区借鉴。
市住房和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任务是降低了,但从建设总量来看,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持续提升。今年新开工3.5万套后,加上续建项目105个约15.9万套,总在建项目将达142个,接近20万套,建设规模前所未有,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创新保障房建设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土地和资金难题,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大力推进企业自有用地、城市更新用地等存量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全年利用单位企业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达到13个,建设保障性住房约3万套。在城市更新中配建保障性住房项目23个,配建套数超过1万套。福田区率先试点政府搭台、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和社会资金建设保障房,部分解决企业人才住房,部分用于解决低收入住房保障。
二是积极探索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融资模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龙岗区搭建“龙岗区住宅局、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区城投公司”等多样化的投融资平台,成功融资15亿元,并与中广核集团签订长期租赁合同,以一次性回笼租金方式筹建部分建设资金。三是以“定房价、竞地价”、“定地价、竞房价”的方式,引入品牌开发商参与建设安居型商品房,解决建设资金难题。
据介绍,今年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通过城市更新、拆迁安置、“工改保”等项目进行建设,在加大新增用地供应和政府投资的同时,要更多地通过社会渠道进行解决。具体做法包括:继续创新建设模式,大力采用社会投资模式、单位自筹建设模式、开发项目配建模式、产业园区集中配建模式,探索利用存量小产权房,多渠道解决建设用地和资金问题;研究市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融资平台建设问题,支持区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探索运用住房公积金、保险资金、股权信托基金、商业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方式,拓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渠道。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