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还是逃生?限购下房企探求破局之路
2012-03-02 08:49 作者: 来源:
365地产家居网 无锡讯
限购一年,调控持续,不断拉紧开发商的资金链,行业陷入生存危机,持续强压下,房企急于回笼资金,将降价奉为逆市求生的良药。但是,一味求快给行业未来埋下隐患。一个健康楼市所需要的到底是怎样的企业,房企如何才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现场直播
3月1日,365地产家居网独家策划“逆市求生,政策变革中的房企转型之路无锡限购周年高峰论坛”落下帷幕,来自银城地产常发地产中原地产策源机构等多个企业的业内知名人士共聚一堂,以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观点剖析楼市当前形势及房企在生存危机下如何转型。>>>365策划:限购一周年,锡城业界共探逆市求生之路
?限购一年:房价见底,政策也见底
据统计,自2011年6月起,无锡商品住宅均价整体呈下滑趋势,2012年1月,商品住宅单月成交总值仅10.89亿,达两年内最低。商品住宅均价从2008年—2010年,每年以19%的速度增长,而2011年仅环比增长的5.3%。>>>365观察:无锡楼市限购满一年 成交量缩水近四成
同时,2011年商品住宅成交28596套,环比下降了39.9%。2012年1月商品住宅仅成交1178套,达两年内最低值。
严厉政策调控下,市场形势的转变已避无可避,在2011年量价齐跌的势头下,2012年初的房地产市场已如强弩之末。面对开年后一路走低的市场形势,开发商究竟还有没有机会力挽狂澜?
对于无锡楼市这一轮调控效果,中原地产市场总监罗朝晖表示:“政府对房价的调控目标基本达成,下一轮政策可能会有所放缓。”罗总以芜湖上海等等地的“变相松绑”为例,虽均被叫停,但足以看到地方政府对限购政策的态度。而江苏近期出台的三市地产信息联网政策,也是当地政府放出鼓励购房讯息,是楼市利好。
对此,开发商都对今年上半年形势加以判断,来自南京的银城地产的总经理助理卜正繁则从外围谈起,分析了南京目前的市场形势。年后,南京迎来首个“小阳春”,开发商经过长期心理调整,价格让步,吸引了大批刚需客户。
区别于无锡市场,南京市场容量较大,可供上市的土地量较小,因此去化量较大。很多开发商在年前就开始进行价格调整,年后进一步促销,购房者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出手。这些客户的购房需求在长时间观望压抑后,集中爆发,刚需市场上半年趋于平稳。
刚需客户对价格的追逐已经成为无锡楼市普遍现象,板块间的价格竞争则表现更是明显,在楼市“虹吸效应”下,个盘大幅度调价往往能把其他楼盘的客户吸引过去,区域的诱惑力远不如价格。
策源机构的张欣新则把这种现象归咎于无锡人的“精明”,他认为在降价潮时,无锡人会盲目选择,以价格为出发点。但事实上,开发商也不会无限制降价,未来购房还是会趋于理性。
而罗朝晖认为,房地产消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价格为先是初级消费理念,而产品的品质附加值如周边配套设施等将更有价值。在这方面政府开发商和媒体都有宣传引导的义务。
高端市场“曲高和寡”,楼市面临生死考验
与上半年刚需市场较为明朗的态势相比,无锡高端住宅市场却普遍不被看好。作为二三线城市,无锡有600万人口,其中200万还是江阴宜兴等地区的,平均人口量低,市场容量也较小。高端住宅以大平层为例,投资回报率极低,自住选择性较小。
“政府要让房地产去掉投资性,增加自住的理性,而恰恰相反,别人关心的就是投资的回报率的理性,自住的理性任何房子都可以完成。”某业内人士直言不讳。
而由于高端住宅产品的“曲高和寡”,部分品牌房企在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下,不得不转变单一的产品线,可以说是企业在生存压力下的转型。现如今房地产市场的形势严峻不容置疑,数据显示,北京已有473家房企退市。
房企变革中寻求生存之道,暴利时代已经远去
面对未来竞争格局,常发徐总认为这是综合考验房企的品牌抗风险能力和生存能力。单一的经营理念势必被淘汰。现在所需要的就是“轻装上阵”,重新整合产品。企业体制能不能在短期内迎合市场也可以体现企业的生存能力,两年内必须从内而外进行提升。
银城卜正繁则坚持用品质说话,深耕区域,在熟悉的市场把产品服务做好,找准自身的定位。
?房企到底是转型,还是逃生,需要等待时间来检验。但可以预期的是,房企发展与生存的考验确实已经到来,暴利时代正渐渐远去。
2012年,众房企势必迎来一场变革,缺乏品牌和能力的房企,在房价地价暴涨时能够生存,到了薄利阶段真正靠品牌靠产品的时候,会缺乏竞争力,可能活不下来。因此,房企要真正完成转型,困难并不在外部压力,而在于自己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否则,熬过这一冬,下一个春天也不会到来。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