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上市房企销售面积回落 少数房企启动逆市“
2012-02-23 09:10 作者: 来源:
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罗宇凡、谢丽莎)近期,在楼市低迷、调控政策不动摇的大背景下,国内上市房企销量回落明显。在资金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进入打折促销的行列,降价正成为趋势。与此同时,土地市场在整体遇冷的同时也出现了房企逆市拿地的情况。而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冷清,地方政府在调控政策上的“微调”冲动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报告,1月,上市房企整体销售不佳,八成以上上市房企销售面积回落。
数据显示,1月,包括万科、恒大、招商、华润等在内的15个大型上市房企商品房共成交324万平方米,环比去年12月下降23.2%,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47.8%。其中远洋地产销售面积降幅最大,达81.1%。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艳认为,1月份多数上市房企销售业绩不佳,一方面是楼市调控不放松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购房者预期房价仍会下跌,观望情绪严重。
以北京为例,1月,北京市商品住宅(不包含保障房)成交量为1605套,2011年同期为8398套,同比大幅下降81%;成交均价为18691元/平方米,同比降幅为19%。
下滑的销量造成不少房企资金回笼不畅,加上近期部分债务集中到期,企业资金链进一步紧张,为加速回款,开发商选择“以价换量”。
“从1月销售均价来看,15个大型上市房企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900元/平方米,环比去年12月下降了3.01%,比去年同期下降12.39%。15家中有9家销售均价同比负增长。其中,远洋地产同比跌幅高达51.3%,恒盛地产跌幅也达49.9%。”苏艳表示,自年初以来,保利、恒大、招商、华润、万科多家大型房企都进行了一定规模的降价。相比于往年,今年的降价潮出现得更早,体现出房企降价走量心切。
由于开发商目前待售项目多为2009年到2010年楼市繁荣时期购买的土地,成本较高,苏艳预计,在打折促销带动一定销量后,继续下降空间的不大。
在房地产市场备受冷遇的背景下,其上游的土地市场却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今年年初,全国20个重点城市,成交宗地数量同比大幅下降。其中,住宅用地成交数量同比降幅高达53%,一线城市上海尤为明显,目前仅成交3块住宅用地,去年同期为27块,同比下降了89%。
不仅土地成交量、楼面价、出让金同比大幅下降,土地流拍也早已不是新闻。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进入2012年,土地流拍数量高涨,其中住宅用地流拍数量同比上涨了325%,而流拍率也出现了较大的涨幅,其中住宅用地的流拍率达到了12%,大幅度高于去年同期1%的流拍率。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冯联联认为,全国重点城市的限购令执行了有约1年的时间,不仅住宅成交均价稳步下降,重点城市的土地数量和出让金较去年限购前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买卖双方价格预期难以达成一致,观望情绪浓厚,楼市成交量持续低迷,房企资金回笼缓慢,房企多以现金为王,消化库存为主要任务,拿地尤其是住宅用地将会更为谨慎。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重点城市的土地市场难以实现回暖。
“当前房企资金链紧张,整体拿地意愿较低,全国土地市场流拍率的大幅上涨,这些都是房企谨慎拿地的直接表现。”冯联联说。
不过,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个别房企仍在加紧布局二、三线城市,逆市抄底拿地。
以中海地产为例,其2月20日以14.56亿元底价获得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95街区商住用地。同期,中海在2月3日以9.7亿元获得江西省赣州市的一块住宅用地。
此外,绿地地产也于2月21日以2.35亿元底价拿下广州海珠区两幅商业地块,楼面价分别为5370元/平方米、5580元/平方米。
冯联联认为,在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部分房企逆市拿地,意在布局未来。尤其对于部分资金较为稳定的企业,当前是一个抄底拿地,布局未来的好时机。这或将成为一季度土地市场的新特点。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