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1月房价环比下降0.4% 你感觉到房价降了吗

2012-02-19 07:46    作者:   来源:  

  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在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价格上,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全部滞涨,其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8个,持平的城市有22个,南宁市属于48个价格下降的城市,环比下降了0.4%。业内人士认为,楼市调控明显生效,低迷趋势仍将继续。

  【数据】

  南宁1月份成交量环比下降20.5%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价格上,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8个,持平的城市有22个。与去年12月份相比,1月份环比价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2个。70个大中城市首次出现了集体滞涨的情况。

  而南宁市的价格指数是99.6,与12月相比下降了0.4%(100.0为持平,超过100即为上涨,小于100即为下降,99.6表明下降了0.4%),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而且1月份的降幅是自去年以来,南宁房价出现的最大降幅,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南宁出现房价下降的月份,降幅都是在0.1%~0.2%之间徘徊。

  除了房价的下降,南宁市1月份的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也出现了较大下滑。根据房产部门公布的《南宁市2012年1月房地产市场情况简报》显示,南宁市1月份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套数2354套,同比下降67.52%,环比下降20.5%,成交面积22.8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9.79%,环比下降18.81%。

  【分析】

  楼市调控明显生效

  随着统计局1月份70个城市房价数据的公布,可以说,2012年,房市是在消费者的期待、地产商的失望中开始的。业内人士认为,70个城市房价滞涨,表明历时一年多的楼市调控已产生明显效果。

  “70个大中城市全部滞涨还是调控以来首次出现,表明历时一年多的调控已产生明显效果。”南宁龙邦源房地产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张飚认为,在重重楼市调控政策和地方的限价、限购政策下,从去年下半年起楼市进入了寒冬,统计的70个城市中房价下降或是持平的城市也在逐渐增多,1月份70个城市全部滞涨,说明政策效力越来越明显。而南宁出现0.4%的降幅,也是因为政策的影响,以及未来政策走向不明朗造成的。

  对于销售量环比下降了20.5%,业内人士谭聚志认为,这并不奇怪,限购令影响下,成交量一直都不是很大,也是起起伏伏的状态,11月份环比上涨,12月份又出现了下降。1月份之所以成交量出现了20.5%,是因为春节很多人都回家过年了,也不是传统的销售旺季,所以出现了比较大的降幅。

  【预测】

  第二季度将是房价调整分水岭

  在去年12月时,很多人曾经判断,因为房市渐冷,国家可能在今年政策出现一定松动;然而进入1月,面对仍然处于淡季的房市,国家的政策虽然没有继续加码,但也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

  “低迷趋势仍将继续”,张飚认为,国家政策没有松动的迹象下,往后几个月的楼市仍将持续低迷,价格下降的城市也会增多。对于南宁,限购令即将在这个月结束,如果上半年限购政策一点松动都没有,开发商再熬半年,情况会变得更糟,下半年或许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价格调整,所以二季度可能成为一个分水岭。

  而记者从政府渠道了解到,南宁还将继续实行限购令,不过会有部分调整,至于如何调整,业内人士吴强认为,这要看全国“两会”上是否会出现新的动向,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是否提出新建议等等。

  【反应】

  房价下降普通市民“没感觉”

  1月份,南宁楼市延续去年3月“限购令”实施以来的“冷市”状态,住房成交量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幅超过六成。

  南宁市房产经纪从业人士刘力珲认为,2012年南宁楼市“冷淡”开场,虽然1月恰逢春节,放假时间较长,缩短了有效工作时间等因素,但与业界普遍预期新的一年“限购令”仍将持续也不无关系。

  虽然官方的统计报告显示南宁楼市“冷淡”、房价下降,但普通市民对此现象仍“没有感觉”。在首府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工薪族李先生接受记者随机采访时说,目前南宁市新开盘的商品房价格依然徘徊在高位,所谓的房价下降,距离普通百姓的期望值还很遥远。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