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调整尚未见底
2012-02-14 08:56 作者: 来源:
钟 林
香港楼市的冷热,主要标志就是楼价和成交量。从过去14年的盛衰周期来看,香港楼市有望在明年重新回升。
香港特区政府土地注册处的注册数字,一般显示送交注册前约四个星期内(近一个月内)签署的物业交易契约数字。这一数据显示:每月注册数小于5000宗时,应是楼市低迷清淡时期。在1999年至今年1月的14年里,仅在7个月份里出现,占比为4.15%。其中,最小极值出现在2008年11月,当时正是美国金融海啸的肆虐期。但是,每月注册超过15000宗的狂热时期也不多,刚巧也是7个月,占比为4.15%。
以最近两个楼市交投低迷期为起点和终止,过去14年来,香港楼市呈现典型的周期性。分别是: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36个月);2003年2月至2005年12月(35个月);2005年12月至2008年11月(35个月);2008年11月至今年1月(已历时38个月)。概略来看,14年当中经历了4个大致相等的低迷周期,只是目前正在运行之第4个周期的月数稍长。
就楼市的交投炽热期而言,从2005年以来,也表现出两轮周期性特点:一、从2005年4月至2007年11月(31个月);二、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33个月)。在过去近7年当中,楼市的炽热期竟然三度出现,其间隔周期大概就在32个月左右。如果这个神奇的周期性特征继续有效,那么香港楼市下一次交投的狂热期或将会出现在明年的3至5月份期间,会吗?我们不妨走着瞧。
楼市交投的冷热兴替和循环,当然是与本地小气候和外围大气候之经济情势变化直接相关。香港楼市最近一轮交投由热变冷,始自2010年8月。在当年4月、5月、11月,港府重拳推出旨在打击炒楼之风的“9招12式”、“八项措施”和三级“额外印花税”,还包括推出规范新盘销售手法和剔除购房投资移民政策等措施。香港金管局调低按揭贷款成数,还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购房首付比例。多间大银行陆续宣布调高银行间同业拆息按揭利率,抑制市场炽热炒风,楼市交投开始降温至低迷,楼价下跌至今未止,见底迹象尚未出现。
去年12月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在外访南非时称,“如果本港住宅楼价进一步下跌,当局会考虑放宽部分冷却楼市措施。”这是港府拟放松楼市调控政策的重要信号。上周五公布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一周环比上升0.6%,为过去九周以来的最大升幅。因为在本月初的财政预算案中,港府没有再出台新措施打压楼市,二手成交显着增加。
此前,有业界人士乐观预测,香港楼市已顺利进入季节性旺市,确认楼价止跌回稳。加上今年是龙年,花旗银行预测说,预计今年香港将有6万对新人结婚。而2009和2010年的这个数字分别是5.12万对和5.26万对。专家相信,这是真实存在的“刚性需求”,应该可以为香港楼市注入一针强心剂,楼市交投的再度活跃应该可以期待。
(作者为知名财经专栏作家)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