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转租骗租会取消租住资格

2012-01-01 05:20    作者:   来源:  

  ●据统计,全市公租房自去年2月12日接受申请以来,目前已累计4次摇号,配租公租房共8.2万户,加上工业园区和远郊区县分配数量,全市公租房分配量已达11万套,直接惠及民众近30万人。

  来自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统计,在去年全市“两会”上,有117件议案和51件提案涉及公租房话题。其中,市人大代表曾照芳提出的《关于完善公租房准入和退出机制的建议》中,认为公租房作为一种过渡性住房保障措施,租房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建议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准入标准,完善细化公租房的退出机制。

  “两会”后,市国土房管局派专人先后电话联系曾照芳代表十余次,邮件沟通五次,登门拜访三次,针对建议进行全面详细的沟通,直至取得共识。

  建议:建立公租房准入退出机制

  曾照芳在建议中指出,建好公租房,体现着政府的责任和良知。我市公租房具有建设规模大、保障范围广、无户籍限制、租金低等特点。

  然而,公租房作为一种过渡性住房保障措施,注定了其租房人具有较大流动性,因此,不仅应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准入标准,而且应完善细化公租房的退出机制,避免因为公租房的管理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出现公租房被转租、出借、恶意骗租等各种违规现象。

  曾照芳说,分好、用好公租房,建立科学的公租房准入、退出机制,完善公租房准入标准,建立奖惩并重的退出模式,是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检验。

  办理1:准入机制突破户籍“藩篱”

  市国土房管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央文件精神,制定了《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和《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修改完善。

  据介绍,重庆公租房申请准入机制方面有两“破”:一是突破户籍“藩篱”。《细则》规定,只要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工作,无住房,不论户籍,就可申请。二是放宽收入限制。《细则》中对申请人规定了收入限制(单身人士2000元,家庭月收入3000元)。自2月12日接受申请后,针对大量群众反映的收入限制、社保证明等问题,市国土房管局及时组织研究,及时按程序报批后对公租房申请政策进行了调整,在坚持保障对象为原住民、大中专毕业生和进城务工人员不变的前提下,放宽了收入限制,提交的申请材料也调整为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证明和公积金缴费证明“三选一”。

  办理2:恶意骗租5年内不得再申请

  其次是完善退出监督机制。《细则》规定,发现申请人转租、出借、恶意骗租等行为,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承租的住房,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同时,按承租期间累计租金的2倍计收租金,并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

  此外,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有权对承租人的租住资格进行抽查复核,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不符合条件的,取消租住资格。

  本报记者 周晓阳

  建议建立基层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机制

  全市公共图书馆

  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

  去年“两会”期间,万州区人大代表邱江陵提出了《关于加大对乡镇、街道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建议》(第0024号),希望能提升基层文化服务功能,确保镇乡、街道公共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并建立以中央和市财政为主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

  市文广局联合市财政局深入调查、积极办理,让公共文化建设飞入了千家万户。

  建议: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尽快建立

  邱江陵代表写到,因为运行经费的问题和人员配备不齐等因素,很多基层文化服务点没能很好地对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老百姓基本文化权益没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邱江陵建议,建立以中央和市财政为主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主要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日常运转问题,重点考虑运转成本、常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免费开放等。

  办理1:建立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

  去年初,财政部、文化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财政建立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美术馆、公共图书馆以及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推进。

  为保证免费开放的顺利实施,市政府建立了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根据中央政策,财政对18个区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补助标准为每馆50万元,对22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补助标准为每馆20万元,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补助标准为每站5万元。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80%,地方财政承担20%,其中,主城九区市级财政、区县级财政分担比例为2∶8,20个贫困县(含梁平县、垫江县)市级财政、区县级财政分担比例为8∶2,其余区县市级财政、区县级财政分担比例为5∶5。

  办理2: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无障碍进入

  从去年6月1日起,重庆画院、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辅助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并保障免费开放时间。

  对中央还没有纳入免费开放的175个街道文化中心,我市一并纳入免费开放范围,并参照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标准,每站5万元落实免费开放资金。

  “十二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从设施建设为主向建管用并重转变,市政府将不断深化管理,总结经验,以此推动基层文化单位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本报记者 周晓阳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