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一手房市场总结与2012年市场预判

2011-12-21 15:27    作者:   来源:  

2

  一 总体特征:年度成交量、成交价格涨幅均创5年以来新低

  1 全市年度成交量、成交价格涨幅均创5年以来新低

  在最严厉的限购政策以及紧缩的信贷政策的双重作用之下,2011年全市一手房(不含保障房)成交约5.8万套,同比下降34.2%;2011年全市一手房成交均价21552元/平方米,同比去年上涨7.4%。

  从近五年的成交量价对比来看,2011年全年北京一手房市场创造5年以来两项新低:成交量创5年以来新低,成交均价涨幅为5年以来最低水平。(如表1所示)

表1:2007-2011年各年度北京市一手房成交量、价变化情况
表1:2007-2011年各年度北京市一手房成交量、价变化情况

  2 下半年全市成交量出现逐月下滑,四季度成交价格也开始回落

  随着各项楼市调控政策的逐步深入执行,自下半年开始,各月成交量、价,呈现回落迹象:一方面,从7月开始,各月成交量均不足5000套,并呈现逐渐下滑的态势;另一方面,成交均价在7、8月走高之后便开始滞涨回落,尤其是进入四季度以来,价格出现小幅下滑的现象。

图1: 2007-2011年各月度北京市一手房成交量、价变化情况
图1: 2007-2011年各月度北京市一手房成交量、价变化情况

  伟业我爱我家(博客,微博)市场研究院分析表示,四季度各月成交均价下滑,体现出以下特征:

  首先,与三季度房价结构性下调不一样,四季度各环线的一手房成交均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

  其次,与三季度局部促销项目不同,低价或者底价入市项目增多。以四季度销售套数排名前五的项目为例,龙湖时代天街低于成本价格以及周边市场均价首次开盘,万科长阳半岛、京贸国际城、加州水郡、行宫•御东园等项目均低于该项目年均房价入市。

图2: 2011年各月度北京市各环线一手房成交价格变化情况
图2: 2011年各月度北京市各环线一手房成交价格变化情况

  二 细分特征:多次改善类需求严重萎缩,首次置业、首次改善类需求开始升级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分析表示,在“限购”政策的作用之下,购房资格显得尤为珍贵,首次置业、首次改善、多次改善类需求在户型及产品选择方面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

  1 多次改善类需求严重萎缩,对应的独栋别墅市场成交量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别墅成交2024套,同比下降38.0%,高于整体市场降幅,其中独栋别墅市场萎缩尤其明显,成交套数同比下降53.4%。在“限购”政策的作用之下,多次改善类需求很难释放,这是独栋别墅成交量急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图3: 2009-2011年别墅市场成交量对比情况
图3: 2009-2011年别墅市场成交量对比情况

  2 首次置业、首次改善类需求开始升级,部分购房者更关注三居室及联排产品

  考虑到短期内“限购”政策难于退出,一部分首次置业、首次改善类购房者开始寻求一步到位产品:

  首先,部分购房者开始趋向于选择三居室产品。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三居室占比为27.5%,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而以往倍受推崇的二居室占比为33.7%,同比下降7.8个百分点。另外,对部分项目的潜在客户需求调研发现,在首付资金允许的前提下,近六成购房者在二居和三居之间选择了后者。

图4:2009-2011年不同套型成交量对比情况
图4:2009-2011年不同套型成交量对比情况

  其次,虽然独栋别墅市场的低迷,但是以首次改善类需求为主的联排别墅市场依旧保持热销态势。数据显示,联排别墅成交量同比仅仅下降4%,与去年基本持平,今年北京别墅成交套数排名前三的项目——誉天下、远洋傲北、龙湖•蔚澜香醍,主力产品均为联排别墅。

  三 项目销售:新开项目销售率不高,典型项目平均销售率不足六成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分析表示,虽然一手房市场供应量相对充裕,但是新推项目市场成交情况不理想,多数项目经历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消化后,销售率不足50%,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为止, 前三季度推盘20个项目总体销售率仅为59%,而四季度新推项目,由于多数认购项目未能签约,目前销售率更低。

  其中,仅有中国铁建(601186,股吧)长阳国际城、金域华府、首开国风美唐等项目销售率达80%以上,这三个项目销售率较高主要因为销售价格相对较低,且主要面向首次置业需求。

表2:北京市2011年纯新推项目销售情况统计(截止12月16日)
表2:北京市2011年纯新推项目销售情况统计(截止12月16日)

  四 年度总结:各类需求或观望或被抑制,市场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迷态势

  2011年,北京市一手房成交量、成交价格涨幅均创近5年来新低,并从四季度开始各环线房价出现普遍下降。对此,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院长陈亮分析表示,

  1 从需求角度来看,“限购”“限贷”政策的严格执行,严重制约购房需求释放

  首先,“京十五条”的出台使各类需求或失去购房资格或陷入观望:拥有多套房产的投资需求已被政策排除购房行列;改善性需求多需先卖后买,谨慎入市或者观望;首次置业需求迫于购房资格及对市场预期不明,有效需求也明显减少,其中,精确打击外地购房需求的“限购令”持续作用,原本贡献北京楼市超过1/3总成交量的外地购房需求减少了超过七成。

  其次,受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半年开始首套房贷款利率普遍上调,部门银行居然按照基准利率1.1倍执行,即便是具备购房资格,迫于后期的还贷压力,更多刚需也开始放弃购房转而观望。

表3:限购前后北京一手住宅成交结构对比
表3:限购前后北京一手住宅成交结构对比

  2.从供应角度来看,市场预期不明朗,多数企业选择“降价走量”策略

  陈亮表示,在调控之初市场尚不明朗的大背景下,开发商大多选择谨慎观望,并积极谋思适应市场变化的推盘策略,在4-6月部分开发企业开始试探性推盘;进入9月份之后,市场前景很不乐观,迫于自身资金压力以及年度销售计划的要求,多数企业9月之后选择“降价走量”策略,集中推出部分在建的房源。这样,全年市场供应量保持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11年一手房新增供应7万套,即便是供应量同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依然高于今年成交量。

图5:2011年北京市一手房供应量、成交量变化情况
图5:2011年北京市一手房供应量、成交量变化情况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院长陈亮分析表示,由于“限购”、“限贷”政策严重限制购房需求,即使企业具备推盘动力,新增供应量明显上涨,最终成交量下降在所难免;另外,随着市场相对“供过于求”的积累,一手房存量已达近几年来的高点,市场逐步呈现“买房市场”特征,成交价格也在年底出现下调。

  五 趋势预判:信贷政策有定向放松的可能,成交量将有所回涨

  1. 针对刚需的政策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微调,尤其是其中的信贷部分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房价还合理回归”,因此“限购”政策本身还会继续延续,至少在长效机制(例如房产税)形成之前,限购”政策暂时不会取消,但是针对刚性需求,对不尽合理的执行细则可能会有适度微调,例如在纳税年限、纳税条件方面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要求“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即需要在保证供应结构合理的前提下,促进中低端市场发展,支持刚性需求的正常释放,而当前首付成数、贷款利率均创历史新高,与未来政策要求相违背,因此,明年针对首次购房者的“限贷”政策门槛将会有所降低。

  换而言之,从贷款成数、利率、税费、限购尺度等方面给予首次置业、首次改善类人群一定优惠和松绑,不仅不会造成房价的报复性反弹,而且有利于恢复房地产市场的活力,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 成交量可能回归至2010年水平,明年成交均价趋近于今年四季度水平

  在以上政策的判断之下:

  从市场供应方面来看,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基调,有限量的信贷资金可能趋向于支持购房者而不是开发商,其理由是:一旦开发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放款后,大多企业会放缓推盘速度,并保持一定价格不下调,与房价“合理回归”基调不一致;倘若信贷资金能更多支持首次置业的购房者,开发商也能通过销售回款缓解企业自身资金压力,同时为保障销售速度,企业也会下调价格预期。由此看来,随着信贷政策的逐步落实,更多企业会加快入市进度,明年市场供应量将保持相对高位。

  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随着房价合理回归,项目的推盘价格将更加接近购房者的预期价格,加上信贷政策可能会有针对性的降低放贷门槛、继续执行优惠利率,这都有利于处于观望之中的、具备资格的置业者购房需求的释放。

  基于此,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院长陈亮预计明年一手房成交量将回涨至2010年的水平,即年成交量将达到8万套,成交均价将维持今年四季度的水平。

  分时间段来看,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表示:

  短期内(明年一季度),由于两会之前,各项政策还未完全定型,市场预期不太明朗,市场供应还将处于试探性释放阶段,而购房需求或被抑制或观望而萎缩,成交量继续保持低位,价格将因成交量较低而呈现波动特征。

  中长期来看,具体政策一旦确定,市场信心将随之回暖,即便是市场供应暂时难于跟上,由于北京市场库存量已经达到新的高位,随着刚性需求不断释放,成交将快速回涨企稳,价格或在小幅下调后企稳——结合供应、需求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成交回涨,各类档次的供应将大幅释放,以改善需求为主的购房需求也将逐步跟进,以此带动成交量持续回涨。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