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价?愿者上钩
2011-12-21 15:18 作者: 来源:
■ 童亦弟
“月底我们就调价。”本月18日,位于北京大兴的某项目销售主管告诉记者,“但不是下调,而是上调,优惠结束。”在当前的市场光景,这样的决定着实让记者感到意外。在竞争激烈的大兴区域,该项目售价本就不低,难道销售状况真的好到要调价?
回答不出意料:“如果说销售状况很好,那么一定是在说谎,毕竟现在谁都知道市场已经很冷了,卖得再好的项目也多少会受到冲击。”这位销售主管表示,销售价格与市场冷热有时候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靠项目的销售节奏来调整价格。“实际上在今年底冲击业绩的过程结束后,从12月底将过渡到执行2012年度销售计划,因此价格调整也很正常的。公司在北京的项目并不多,仅靠几个项目来撑市场,光靠‘走量’应对调控肯定不行。”
销售计划调整显然来自公司高层的授意。在此前和该公司高层接触时,记者获悉该公司完不成全年销售目标几成定局,但“资金并不紧张”且“基本不会选择降价”。记者当即笃定对方是“打官腔”。孰料该言论仅在一周后就得到了印证,不仅没有降价而且选择上调部分项目售价,以“主动式防御”应对市场,博弈的心理战将更进一步。
愿者上钩。销售现场,在项目调价的预期下,一位购房者正在草签协议并缴纳了5万元购房意向定金。其交易价格为每平方米15932元,相较之前约2万元单价,优惠幅度已然不小。在亲眼目睹了周边项目老业主不满开发商降价而上演砸盘的闹剧后,购房者相信:再降价很难,自己应该是抄到底了。
这位购房者坦言,由于购房,近期极度关注政策走向。虽然总理副总理都表态调控将延续,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也连续定调2012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但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现在出手的时机应该不会错。他相信自己绝非开发商新销售计划的“牺牲品”,但最终让他下决心出手的,还是开发商即将在一周后调高项目售价。
在分析最近一些城市的楼市基本成交信息时,记者发现,时值年末,市场上确实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变化。首先,进入12月后,长春市商品房成交价格连续两周环比上升,不少项目开始消减优惠幅度;其次,深圳市平均日成交量回到100套左右,出现较为明显的回暖;最后,部分城市银行重申首套房贷的优惠政策,甚至还有为银行和房企牵线的间接“救市”。
这些个案虽不足以代表当前市场的总体走势,但也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在态度上的微调,也反映出买卖双方心态上的一些变化,双方的选择变得更理性:对一些企业来说,跟风降价可能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而对一些刚需购房者来说,也不愿错过自认为合适的购房契机。
现在,购房者对市场的判断明显出现分化,部分购房者坚信中央调控的决心继续等待“抄底”机会,另一些购房人还担心2009年的“报复性反弹”重现,已按捺不住购房冲动。事实上,随着各地房价的回调,以及对刚需购房的政策利好,一些购房者陆续放弃观望。如深圳的商品房成交均价较今年7月已下跌20%,这一调控成果很快就反映在成交量的回升上。
总体来讲,调控政策已经得到众多购房者的肯定,但绝不敢轻言取得初步成效。调控不会停摆,博弈仍在继续,但通过去投资化,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总体已得到了遏制,房价正在前往一个令政府、开发商、购房者都可以接受的“合理”的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购房者在肯定了产品价值后,或许会主动出售。换言之,如能满足自住需求,又能在下行预期中接受成交价格,这恐怕也是一种“合理”。不过对投资者而言,还是慎言“抄底”为妙。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