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保障房骗保需从执政者自身找问题

2011-12-06 07:34    作者:   来源:  

  四级审核、14部门联查、强制腾退、造假终身禁入……随着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即将收官,北京、上海、河南、河北等地近期密集出台保障房管理新政,瞄准保障房资格造假、骗购骗租分配乱象重拳出击。

  打击骗保者是治理保障房造假骗保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今随着保障房的落成,骗保也接踵而来,几乎是各地都有,也存在于各行各业。烟草行业应该是高收入者,但也有申请者收入竟然为零,因而通过了审核,骗得了保障房;银行业也不应该算是保障房范围内,但农业银行(601288,股吧)的一名员工凭着一份假的收入证明,“突破”各种资格审核,出现在银川市经适房申购公示名单上;河南省通报的案例中,有8名党员干部骗购经适房,审核与公示阶段也都一路蒙混过关。

  骗保者何以如此神通广大?归结起来,不外乎执法者审核不严格,问题还是出在发保者身上,发保者、政策执行者审核中只看死资料,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还有政策执行者与骗保者相互勾结,联手骗保。如果没有发保者迷茫,骗保者怎么能得逞?

  如果政策执行者、政策审核人员能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在政策执行上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法,就不会给浑水摸鱼者以可乘之机。同时政策制定上更应该科学合理,要让保障房申请实行动态机制,不搞终身制,这样就会让那些骗保者看不到利用价值,而会自动放弃。

  要治理保障房骗保者,首先要让政策执行者领会好政策,更要做到秉公办事,严格执法。其次,要对开具假证明者进行责任追究,不能让其成为老好人,这样就不会有假证明出现在保障房申请之列。再者,骗保者要做到诚信,不能为了一己之利,或者说只顾个人利益,而贪享公众利益。

  保障房申请既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水平、为民办事的能力,也考验着社会的诚信,这就要形成社会监督机制,要从政策执行者自身找问题,彻底切断骗取保障房的利益链条。 (白东河)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