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于李克强说保障房是“良心工程”
2011-11-29 09:09 作者: 来源:
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河北省廊坊市实地了解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成效。他强调,质量就是生命,公开才能公平。今年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目标实现后,要扎实抓好在建项目建设,一丝不苟确保工程质量,阳光操作实现公平分配,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将惠民生、促发展的政策落到千城万镇、千家万户。(11月27日新华社)
住房是民生之要,立身之本,是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群众的住房问题是必经之路。当前,商品性住房房价呈现回落趋势,这对普通群众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对于贫穷老百姓而言,商品性住房依然是可望不可及。对此,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大力修建保障性住房,来着力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
虽然国家政策温暖民心,但实际上,下面的落实情况却并不尽人意。一方面,质量得不到保证,许多房地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顾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偷工减料,出现大量的“豆腐渣”工程。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成为一些官员干部的垂涎之物,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得住房,而普通老百姓只能望而却步。
因此,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落实,质量和公平分配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质量保障,老百姓住进豆腐渣工程的住房,不但得不到实惠,更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如果没有公平分配,不让老百姓切切实实享受到保障性住房,那么,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
针对这些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廊坊市调研时,认识到,并强调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要一丝不苟,确保质量。同时,要阳光操作,公平分配。叮嘱企业,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住户的生命线。建保障房是“良心工程” ,绝不允许出现低质房,绝不允许出现质量问题。要以障房质量好为“光荣榜”,质量差为“耻辱柱”。因此,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绝对马虎不得。房地商应当把为人民群众谋利和追求自身利益结合起来,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修建高质量的保障性住房。不能见利忘义,看到金钱就丧失了良知。对于政府或领导干部,更是要加强监督,确保住房修建保质保量,分配公平合理。不能总是想着在里面得到点利益,插一手,捞一把。或许就因为这一插一捞,就会使民生工程付诸东流。
保障房是“暖民工程”,也是“良心工程”。保质保量,阳光操作,公平分配,则是实实在在的“暖民工程”偷工减料,质量低劣则是害民工程。分配不公,随意操纵,就伤民工程。实现好“暖民工程”,需要开发商有良知,建设“良心工程”,政府或领导干部要有为民心,做好“监督员”、“裁判员”,而不做插手者、捞利者。
【本文选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七一社区”,点击查看原帖】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