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房地产要调控到民众满意的“政治水平

2011-11-25 21:58    作者:   来源:  

  新华社记者 刘欢 罗鑫

  当前,中国内地房地产价格终于出现了下降势头。然而,一种声音急迫地冒了出来,要求政府放松房地产调控,否则房价下跌会影响到金融、经济甚至社会稳定。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甚至变相放松调控。

  此种言论极不客观,此种做法极不正确。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中国一定幅度的房价下跌对金融、经济影响有限。而近些年房价高涨引发多重矛盾,证明危及金融、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恰恰是居高不下的房价。

  在中国,房地产价格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政府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进行房地产调控,让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回调到符合经济规律的“经济水平”和让社会公众满意的“政治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针对当前房价水平,四分之三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1.3个百分点,为2009年有调查以来的最高值。

  央行历次调查中,认为房价水平“过高,难以接受”的数据总是维持高位运行,其背后是近些年一路飞涨的房价与民众的无奈。为此,中国政府多次进行楼市调控,并于今年出台“限购”等一系列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报告,10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达到34个,比上月增加了17个;价格环比持平的城市有20个;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2%。

  “限购”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限购”不合乎市场经济规则,是政府在干预房地产市场。在调控政策刚刚开始取得成效后,又冒出了房价下跌将冲击中国金融、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声音。

  众所周知,住宅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商品,它还具有另外一种和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属性——社会属性,过度依赖和纵容房地产市场无限制地发展,都将促使其对社会稳定和百姓城市生活幸福感造成莫大(博客,微博)伤害。

  居者有其屋,这是政府对公众的起码承诺,将房地产问题“政治化”,其实也不是中国特色,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政府都把房地产当作政治问题来对待,一些国家甚至把拥有住房和享有居住的权利写入了宪法。

  最新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房地产抵押品重度压力测试下跌40%,中国房地产贷款风险仍可控。IMF亦指出,房价下跌30%对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仅会产生“有限的冲击”,令总体资本充足率下滑不到0.25个百分点。

  当前,房价上涨势头得到明显遏制,房地产价格出现了松动,这是房地产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的证明。同时也要看到,房价上涨的短期和长期潜在压力仍然较大,大部分城市房价依然处于高位,买卖双方仍处于观望和博弈阶段,市场陷入僵持和胶着状态,调控效果全面显现还需要一段时间。

  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既定的政策,调节后的房价将使民众能够接受,也使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于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的执行,决不能有丝毫地动摇,期望任何借口的半途而废,均是绝无可能。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