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危机”凸显房产巨头深陷“高负债”泥潭
2011-11-17 01:19 作者: 来源:
只涨不跌神话破灭 狂飙突进难以为继
一度位列全国房企三甲的地产大鳄,近期不断传出资金链危机;一向以中高价位面世的楼盘,销售形势严峻绿城集团近日的遭遇,备受关注。
绿城高地价、高负债的经营路数之软肋,对房地产企业有何警示?专家认为,“绿城之伤”的背后,打破了当下房地产只涨不跌的“神话”,折射的是一些房地产企业“狂飙突进”模式的难以为继。
看起来出乎意料,却又是意料之中,长期以来风光无限的地产巨头绿城集团,近日一下子陷于困局。
9月以来,绿城集团连续爆出负面新闻:从传闻“海南航空(600221,股吧)将以30亿元求购绿城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到传闻接受房地产信托业务情况调查,11月初,网络又传“绿城集团因资金链问题正申请破产”。
对此,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在网上发文回应“绿城离破产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记者近日在位于杭州的绿城总部看见,工作人员在正常上班。
但摆在绿城面前的棘手任务无法回避: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绿城集团累计取得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85亿元,仅完成其年初制定全年目标540亿元的52.78%。也就是说,在剩下的2个月内,绿城还需要完成255亿元销售,销售压力之大由此可见。
“绿城的产品几乎都在"双限"范围,而绿城的布点也绝大部分是限购城市。”接近绿城的分析人士称,绿城今年的整体销售情况并不好,资金回笼少,又要还贷,正遭遇严峻的资金压力,加之绿城无意对旗下产品降价销售,困境显而易见。
以上海为例,记者调查发现,绿城目前的项目,今年以来销售均较缓慢。在闵行区马桥板块的别墅项目“绿城玫瑰园”,2009年、2010年分别售出48套、31套,但今年以来仅售出9套……
在资金市场上,绿城是借款大户。在2010年,绿城的负债率高达132%。今年上半年,调控之下银行信贷、股市融资等各渠道全面卡紧。截至6月30日,绿城总借贷高达350亿元,净资产负债率较去年年末再度上升31.2个百分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之际,绿城也传出过资金链紧张的问题。随后楼市迎来“小阳春”,包括绿城在内的大量房企逐渐摆脱困境。绿城几年间的膨胀,可说是中国楼市高歌猛进的一个缩影,其眼下遭遇的风险,也恰是中国楼市迟早要经历的一堂课。
在10多年的时间内,绿城从一家地方性房地产企业,一跃成为在全国30多个城市广泛“铺摊”的房地产巨头,一度位列中国楼市的前三甲。与此同时,中国的房地产业呈现“狂飙突进”的态势,成为绿城这类“冒险家”的“乐园”。期间,虽几经调控,绿城依然借助资金高杠杆率,手握重金、高价购地,在热点城市快速布局,以高价楼盘吸引炒房投资者。这种“高进高出、快进快出”的发展路径,使企业快速膨胀。
在土地市场上,绿城习惯高价拿地。“只要有好地,就还要拿”、“三至五年赶上万科”……绿城董事长宋卫平以豪言壮语名闻房地产界。近年来,绿城是高价地块的常客,其出手之豪阔,一度令同行瞠目。
2009年,中国楼市频频上演疯狂的“地王争夺战”,而绿城的表现尤为抢眼。比如,在杭州,2009年当地总价排名前十的地块中,绿城独揽其四。在苏州,绿城9月某一天内以61亿元连夺两地,其中一幅土地楼板价高达28057元/平方米,创下国内住宅用地“面粉”单价之最。在上海,绿城于2009年摘得浦东唐镇板块的“地王”,溢价率高达379%,楼板价达到每平方米1.9万元,比当时周边的房价还要高出30%。
绿城不断拿地之时,正是市场趋于“白热化”、调控重手逐渐“出招”、众多市场“大佬”望而生畏之际。业内人士指出,过高的拿地成本,在市场遇冷时反成一枚苦果:不降价,卖不动;降价,又会明显压制赢利空间,甚至使企业亏损。
在资金市场上,绿城是借款大户。在这一轮房地产调控中,房地产信托融资成为不少房企的“救命稻草”。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10年投向房地产的新增信托资金累计超过2800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增信托资金累计达2077.66亿元。据了解,开发商目前信托融资成本一般在15%以上,极个别项目甚至达到25%至30%。绿城也不例外。由此带来的财务成本增长,都必须依靠市场消化。
专家分析,一旦调控降临,需求和资金持续收紧,企业的问题便会加快暴露,离危机也就不远。这一轮以“限购”、“限贷”等政策为核心的“最严调控”中,全面收紧了房企需求端和融资端,让高度依赖高杠杆和炒房客的绿城顿时受困。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