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分析:房产巨头缘何深陷“高负债”泥潭
2011-11-17 08:05 作者: 来源:
一度位列全国房企三甲的地产大鳄,近期不断传出资金链危机;一向以中高价位面世的楼盘,销售形势严峻--绿城集团近日的遭遇,备受关注。
9月以来,绿城集团连续爆出负面新闻:从传闻“海南航空(600221,股吧)将以30亿元求购绿城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到传闻接受房地产信托业务情况调查,11月初,网络又传“绿城集团因资金链问题正申请破产”。
对此,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在网上发文回应:“绿城离破产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记者近日在位于杭州的绿城总部看见,工作人员在正常上班。
但摆在绿城面前的棘手任务无法回避: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绿城集团累计取得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85亿元,仅完成其年初制定全年目标540亿元的52.78%。也就是说,在剩下的2个月内,绿城还需要完成255亿元销售,销售压力之大由此可见。
在10多年的时间内,绿城从一家地方性房地产企业,一跃成为在全国30多个城市广泛“铺摊”的房地产巨头,一度位列中国楼市的前三甲。与此同时,中国的房地产业呈现“狂飙突进”的态势,成为绿城这类“冒险家”的“乐园”。期间,虽几经调控,绿城依然借助资金高杠杆率,手握重金、高价购地,在热点城市快速布局,以高价楼盘吸引炒房投资者。这种“高进高出、快进快出”的发展路径,使企业快速膨胀。
在资金市场上,绿城是借款大户。在这一轮房地产调控中,房地产信托融资成为不少房企的“救命稻草”。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10年投向房地产的新增信托资金累计超过2800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增信托资金累计达2077.66亿元。据了解,开发商目前信托融资成本一般在15%以上,极个别项目甚至达到25%至30%。绿城也不例外。由此带来的财务成本增长,都必须依靠市场消化。
专家分析,一旦调控降临,需求和资金持续收紧,企业的问题便会加快暴露,离危机也就不远。这一轮以“限购”、“限贷”等政策为核心的“最严调控”中,全面收紧了房企需求端和融资端,让高度依赖高杠杆和炒房客的绿城顿时受困。
“房产巨头是楼市的"风向标"之一,调控效果的日益显现,表明城市只涨不跌的房价受到遏制,将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随着房价的平稳甚至下降,以前的“卖方市场”或将逐渐转变成“买方市场”。后续楼市调控中,既要坚定挤出房价泡沫,也要防止房价大起大落。
●据新华社杭州11月16日电
(劳动报)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