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义的房地产大调整即将到来
2011-11-07 08:43 作者: 来源: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这一次的房地产调整不会像2008年那样短暂。虽然从强度上看,目前还不及2008年时的最低谷期,但因为周期较长,这一次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迎来真正意义的大调整。不仅包括表面上的价格调整,也包括房地产开发周期、资金周转周期、房企盈利空间、甚至地方政府收益模式等各领域的大调整
行业洗牌不可避免。即便是走过2012年,房地产再迎繁荣局面,那也将是不同于前一个“黄金十年”的另一种繁荣。短期来看,赌性很强的房地产企业可能需要彻底改变两大预期:一是未来还可能持续高盈利,二是调控会短期内结束。
房地产高盈利模式或将不再。这主要是基于目前融资成本越来越高,以及土地出让金支付周期越来越紧这两大因素。起码在2012年前,银行信贷仍将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项目。高利率的影子银行和民间借贷一定会拉高房企融资成本。据了解,目前房地产企业拿地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模式相当严格,一般来说是先支付50%,开工或一定期间内即支付50%。和此前支付10%即拿地,然后贷款支付剩余地价款相比,房企资金杠杆率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下,开发商自有资金要求提高,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另外,目前开发企业的销售回款周期正在拉长。据统计,从拿地到销售回款,业内平均周期约为40个月,与2008年房地产行业低谷时45个月的周转期相比已经相差无几。
更关键的是,2012年预计有近800万套保障房竣工,这将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对定位中低端的商品房供给形成直接冲击。
从宏观面上看,随着10月29日国务院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31日珠海出台限价、限购“双限”令,全面收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近期没有任何松动迹象。
对于上述形势,一些房地产企业先知先觉,他们的降价抢收行动无疑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回转空间。未来还会有更多企业参与到抢收行动中。这轮调整带来的降价幅度大致可能是:一线城市的平均房价降幅20%至30%,二线城市10%至20%。
长期而言,业内预计房产税可能成为限购令的替代政策。即便如此,房产税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抑制投资资金进入楼市,目前还尚不可知。更不用说房产税出台所需要的硬件平台全国房产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还尚待时间。
不过,中国房地产业也不会由此直接进入下行期。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商品房市场仍是拉动内需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一个可能出现的特殊局面是,“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未来将大量入市交易,货币化补贴的保障体制将为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多需求。那将是又一次房地产繁荣期的到来。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