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如垠:把松北打造成哈尔滨“未来之城”
2011-11-07 10:21 作者: 来源:
哈尔滨日报讯(记者 季佳莹)松北区是我市“北跃”战略的承接地和战略前沿。这片百年来一直用锄头耕作的土地,如今正在脱胎换骨,展露芳容———科技兴城、以水定城,高起点、大手笔的“两城”规划建设刚柔相济,让新松北既拥有高科技的产业支撑,又体现“人水和谐”的生态之美。昨天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盖如垠,市委副书记、市长林铎等市领导冒雨率各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松北区拉练检查,实地检验新城规划建设和重点项目完成情况。在文化中心在建的万米市民广场上,盖如垠兴奋地说,松北区是哈尔滨作为现代大都市的主要标志,是哈尔滨的“未来之城”。
交通打破瓶颈、产业铸造引擎、文化凝聚灵魂……检查团在松北区看重点路桥建设(600263,股吧)、看新兴战略产业、看文化中心在建项目,实地感受松北大地上火热的建设场景。
早8时许,拉练检查团成员听取了松北区关于湿地旅游工作的介绍,并深入北国水城样板段———银水湾项目现场进行查看。如果说,“以水定城”奠定了松北未来发展的景观布局,“科技兴城”则为其植入了跨越式发展的产业骨架。2011年是科技创新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松北区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孵化经济四大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新城。中金数据、万国数据、天安数码城、富霖台湾黑龙江产业园以及地能热泵等10亿元以上大项目陆续签约入驻科技创新城,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牵动能力强、投资强度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创新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加速构建,对推动省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拉动经济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市农科院整体搬至松北区,并投资5亿元建设集科研、旅游、观光、种植于一体的循环农业示范园,是松北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次大手笔操作。在水产养殖示范区,盖如垠一行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松花江特产“三花五罗”养殖项目,他要求市农科院负责同志,充分利用哈尔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加大北方名优鱼类的产业化,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业;在众和城安置小区建设现场,盖如垠对松北区“有农业无农民,有农地无农村”的城乡一体化构想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要让农民真正实现“五有”,即有房住、有业就、有保险、有财产性收入、有城市人生活。
新城的基础在产业,新城的魅力在文化。“北跃”的目标不是仅仅在松花江北岸建设一个生产物质财富的产业园区,更要打造一座体现文化吸引力的现代新城。占地一平方公里的哈尔滨市文化中心,“一主四辅”的地标式建筑群全部建在松花江北岸沿江一线的人工堆岛上,松花江水连波环拥。文化中心包括一个1600个座位的国际标准歌剧院,还配建有美术馆、博物馆、规划馆和职工艺术宫,堪称一座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示厅。在文化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盖如垠说,在松北沿江风景最好的土地上建设哈尔滨文化中心,就是要全面提升哈尔滨的城市形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重塑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品质和国际影响力。
市领导姜明、朴逸、姜国文、聂云凌、张桂华、丛国章、凌振国、王维绪、张少良、王铁强、才殿国、王洪斌、范德武、曲磊、王莉、张显友、王小溪、焦远超、葛喜东、解应龙、贺晔、张惠涛参加拉练检查。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