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栋违建靠假证明获得“房产证”?

2011-10-21 08:11    作者:   来源:  

4栋

  从上向下依次为:6栋楼房的竣工验收报告、其中3栋厂房和1栋宿舍楼的“房产证明”、原应人石股份公司董事长刘素强签字的(转让)承诺书。

  深圳新闻网

  讯 宝安区石岩街道应人石社区内的香象工业园,占地近1万平方米,在没有获得建筑施工审批手续的情况下,于2004年9月初在山坡边开工,其间当地查违部门多次责令停工,并断电断水,然而历时两年的“艰苦磨难”,一个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拥有4栋厂房、2栋宿舍楼的香象工业园终于落成了。

  2008年1月,在原应人石村支书刘素强开具的申报证明下,香象工业园内其中3栋厂房、1栋宿舍楼获得了国土部门颁发的“房产证”。工业园业主颜添河据此声称:工业园的厂房和宿舍楼都是1999年之前就盖好的。

  对于事实真相,记者走访了多个部门、多个涉事人员,进行深入调查。

  事件起因

  建筑商爆料:

  4栋违建造假获得“房产证”

  谭义,湛江遂溪县人,早年他通过经营中央空调,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成为了当地人心目中的富豪,“我2001年在深圳开的就是60多万的轿车,村里人都羡慕我,每逢我回家过年,乡亲们都会来我家拜年;2004年,在亲戚的介绍下,我带资与人合作,给颜添河建工业园”。可如今,由于未全部拿回香象工业园工程建设款,谭义负债累累,房产也被法院查封。

  事件还得从2004年9月份说起:谭义所挂靠的石建兴建筑工程公司,为发包人深圳香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石岩街道应人石村内的一个山坡上,建设一个占地1万平方米的香象工业园。“发包公司负责人颜添河当时说钱不多,我和朋友便自筹资金,再请南华岩土工程公司和几个供应商提供勘察地质、钢材、混凝土等,一共建起了4栋为5层的厂房、2栋为7层的宿舍,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合同总造价为1469万余元。”谭义说,开工期间并不顺利,由于没有获得任何建设审批,石岩查违部门多次责令停工、断水电,但经过两年时间工业园最终落成了。

  “但到结账时,颜添河开始耍赖,他向我们支付了1100万元后,便说他有4栋建筑的“房产证”,这些厂房和宿舍楼都是在1999年3月5日以前建设的,与我们无关!”

  谭义事后得知,2002年3月1日,深圳发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

  根据《若干规定》,1999年3月5日以前可确认产权的违法建筑,补办有关手续,接受处理后,房地产登记机关应当按照《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条例》规定的时限确认产权,发放房地产证书。

  “这说明颜添河在办理"房产证"时,有提供假材料的嫌疑!”随后,谭义向记者出示了一份香象工业园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间为2004年8月,两份与颜添河签署的《施工合同》,时间均为2004年9月,还有一份2006年8月22日的《香象工业园竣工验收报告》,“这足以证明了房子就是在2004年9月至2006年8月之间建设的,而不是1999年3月5日之前。”

  对此,谭义质疑颜添河拿到的“深房地字第5000305162号”、“深房地字第5000305163号”“房产证”到底是如何获得的?因为“房产证”上写明业主就是颜添河,3栋厂房1栋宿舍楼的房屋使用年限是从1999年3月5日至2049年3月4日止。

  记者调查

  老住户、保安:

  工业园以前就是荒山

  昨日,记者走进石岩香象工业园。工业园负责厂房出租的刘经理表示,工业园的厂房和宿舍楼都有房产证,并且以每平米20到25元不等租金对外全部出租了。

  工业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安告诉记者,“工业园所占的位置以前就是山坡,后来被开发成了如今的工业园。”而应人石社区的老住户老刘也证实说,这个工业园所在的地方以前就是个山坡,杂草丛生,没人愿意上去。)āí??<??以前就是山坡,后来被开发成了如今的工业园。”而应人石社区的老住户老刘也证实说,这个工业园所在的地?M??<??,杂草丛生,没人愿意上去。

  颜添河:

  我在老家,一切无可奉告

  既然是21世纪的违法建筑,那为何能够造就4栋建筑的“房产证”?记者随后电话拨通了远在四川老家的颜添河,第一个电话回复称,“你找我律师!”不提供律师电话,就匆匆挂断;第二个电话回复称,“"房产证"来源一事无可奉告!”

  原应人石村书记刘素强:

  承诺书不是我签字

  在两份“房产证”办理之初,原应人石村支书刘素强向宝安国土部门提交了颜添河使用地块的材料,并将该地块作为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进行申报。昨日,记者仅获得其中一栋涉违建筑的申报材料。材料上说:应人石股份合作公司将宗地号为“A702—0195”的村民集体用地,于1998年3月4日转让给颜添河,承诺理清经济利益关系,由此引起的一切经济及法律责任一概由双方承担,刘素强签字,盖公章。

  昨日下午,记者走进应人石股份合作公司,40岁的刘素强早已于2008年“退休”。办公室一名刘姓工作人员在得知记者来意后,嘲弄记者说,“这事和记者无关,记者不应该管!”

  记者随后拨通刘素强的电话,他承认自己曾在应人石担任书记、董事长一职,但当提到颜添河办理香象工业园“房产证”申报材料的签字时,刘素强说,“上面的签字不是我签的,"房产证"一事与我无关。”

  部门回应

  宝安区“两规办”:

  作假者将负法律责任

  《若干规定》还强调,1999年3月5日以后新建、改建、扩建违法建筑的违法行为,按照《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坚决查处违法建筑的决定》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严查处。

  记者注意到,在颜添河这两份房产证内“他项权利摘要及附记”中注明:该宗地权属来源为协议,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根据《若干规定》核发此证。而此证虽然盖有“宝安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的印章,但是负责颁发此证的部门却是负责处理违法建筑历史遗留问题的宝安区“两规办”。

  前天下午,宝安区“两规办”负责申报材料的初审员吕宁,在查看过颜添河的申报材料和建筑时间后表示,“根据《若干规定》这是绝不允许的,由于申报材料都是村一级上报的,区"两规办"基本不会到现场查验,如果查实,签字的颜添河和刘素强将负法律责任。”目前,宝安区“两规办”接收了谭义递交的材料,开始介入调查。

  此前,谭义已将各项材料递交给宝安区纪委、宝安区国土局信访办、宝安区产权登记中心。(首席记者 邹玮 实习生 王燕 黄真珠/文 记者 刘钢/图)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