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楼市持续降温 拐点真的来了吗?
2011-10-21 08:02 作者: 来源:
浙江在线10月21日讯近日,苍南龙港仪邦财富公馆开盘打出6.8折降价旗号,让业内和广大市民唏嘘不已。楼市打折促销,从之前的遮遮掩掩到如今的大张旗鼓,折扣也是一降再降,人们不禁好奇,这次开发商是动“真格”了吗?
而从近期我市二手房市场来看,“降价急售”似乎成了主流。一些房东为紧急套现,不惜大幅调低挂牌价格,个别房源甚至单价让价一两万元。来自市场的相关数据显示,9月温州主城区二手房交易量444件,较8月减少53件。种种迹象显示,房地产市场正在降温,一时间,楼市拐点论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急售”房源让价两三成
随着楼市调控的不断深入,政策威力开始逐渐显现。一直被视为温州楼市风向标的二手房市场呈下探趋势,成交量持续萎缩,交易价格有所下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期温州市区二手房市场“急售”房源增多,这些房源多集中在市区中高端楼盘,降价幅度大致在20%-25%之间。
平安易居副总经理缪茂争表示,这些“急售”房源多因房东在其他领域资金困顿而选择卖房救急。不过,“降价急售”房源仅是个别现象,不能以此来判断温州房价大幅下跌。“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抛售现象不会一直延续,市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渐企稳。”
一直关注楼市的市民王先生认为,虽然“急售”房源降价幅度较大,但多为一次性付款,这对刚需购房者来说并无太大实际意义。
资金收紧考验开发商
不可否认,当前绝大多数开发商的资金链都面临严峻的考验,尽快放量抢跑楼市已成多数开发商共识。继上月瓯北的中瓯·金色海岸开盘之后,位于市区三垟湿地板块的中梁·橡树湾于日前上市销售,而市区的中瑞·星河湾、瓯江公馆以及汇金锦园、京都城等多个楼盘也将会在近期推出。此外,置信广场、鹿城一品公馆、瑶溪新天地、瑞新·君庭、中梁·首府等近十个楼盘都将有望年内上市,预计住宅供应量超50多万平方米。而近期我市不少楼盘打折促销也正是开发商迫于资金压力以价换量的明证。
“相对集中的供应量有望改变以往我市供不应求的市场现象,温州楼市新的供应格局有望打开。”好望角房产机构副总经理陈德赚说。
天浩置业副总经理陈鸿认为,资金决定楼市走向。长期以来,我市民间借贷资金很大一部分通过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集资炒房等进入到“房地产投资”。由此可见,民间借贷市场只要稍有波动,楼市也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而近期我市民间借贷市场“老高”出逃事件频见报端,这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
土地市场有望理性回归
住宅市场转冷,土地市场似乎也难以幸免。自年初以来,我市土地市场流标频现,即便是成功出让的地块,也多是以底价或较低溢价率成交。为避免土地再次流标,“土地预申请制度”开始被我市采用。
从近期的土地市场来看,政府实施的“勾地”计划似乎起到了一些效果,近期市区出让的多宗地块均是在有意向的前提之下成功出让的。如日前挂牌出让的鹿城区七都岛02-04-01地块,以9.92亿元被浙江新中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收入囊中,以及此前成功出让的瓯海区南湖地段D-3-03号、D-5-04a地块等均是通过“土地预申请”成功“出嫁”。
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石海均说,随着更多优质地块的整理,温州一大批有意愿拿地的房企将加入到勾地的行列;同时,政府部门对于土地的估价会更低,因此接下来的土地市场,对于有意愿在温州扩张的房企来说,会出现拿地的好时机,不但土地的价格合理,土地的指标也将朝着利于地块开发的方向规划。“面粉”便宜了,“面包”应该也不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了。
理性看待楼市“拐点”
自去年9月国家出台“新国五条”开启楼市调控的大幕以来,在限购、限贷、保障房等多项措施的合力作用之下,今年楼市“金九”不在,“银十”难现,市场“拐点”似乎正渐行渐近。
不难发现,支撑“拐点论”的证据委实不少。尤其是在市场观望气氛浓郁的环境之下,成交低迷,库存高企,加之融资困难,很多企业资金链紧张。按常理推之,在多重压力之下,只要宏观政策不突然转向,购房者继续观望,相信很多企业熬不了多久,就会被迫走降价促销回款的路子。
不过,就此断定楼市即将迎来“拐点”,则显得有点为时过早。楼市调控政策能否持续深入地执行将起着决定作用。而近日广东省佛山市住建局上演的一出真实的“朝令夕改”(10月11日中午发布通知,宣布从12日起有条件放松限购政策,然而仅过了12小时的当夜,就又下令暂缓执行),也不由得让人怀疑楼市调控的持久性。
其实,即使楼市真的迎来了“拐点”,我们也没必要对此大呼小叫的。我们应该明白,把过高过快增长的房价降下来,并不是打压房地产,而是通过这次洗牌的阵痛,挤掉行业中存在的泡沫后,更有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认为,应理性看待所谓的楼市“拐点”,继续从严从紧地坚持调控政策。住房问题关乎民生,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在目前形势下,必须保持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保持结构和价格的基本合理,确保市场公平、群众满意,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