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不是名企精英的“专用房”

2011-10-16 10:34    作者:   来源:  

  作为北京首个公租房小区,亦城茗苑小区成为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的民心工程。但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该项目共可提供房源为4500套,分为两个项目X17R1和X31F1,其中X31F1中,有16套是74平方米的一居室,2000多套为90平方米的两居室。除了户型超标以外,公租房更多的是被分给特定人群,特别是产业园建设的公租房俨然变成了名企精英的“专用房”。(10月15日《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

  9月19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房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公租房单套建筑面积以4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为主。而北京首个公租房小区,70-90平方米的两居室占大头。不仅背离了低收入家庭的现实需要,超出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也给权力寻租预留了出口。

  按政策规定,北京公租房覆盖范围包括符合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等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刚毕业的大学生、新就业的职工与一些在北京有稳定工作的外省市来京家庭。但是从北京首个公租房小区的分配现实来看,公租房更多的是被分给特定人群,特别是产业园建设的公租房俨然变成了名企精英的“专用房”。如是分配现实虽然不能直接与权力寻租划等号,但是,公租房被少数特定人群占有,也违背了公租房政策的初衷。

  城市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都被纳入公租房的保障范围。这本是对既有住房保障制度的补充与完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北京市首个公租房小区,几近被名企精英垄断,大部分外来人口与低收入市民仍被公租房政策拒之门外。拿着不菲薪水与住房补贴的企业骨干独享大户型公租房,不说是鹊巢鸠占、锦上添花,至少也不能让收入微薄的蚁族们服气。

  对于广大求房若渴的普通打工者来说,公租房政策口惠实不至,宽敞舒适且租价便宜的公租房与他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也是一件黯然神伤的事情。政府在尊重人才的同时,何不大气一些,扩大公租房供给范围,让普通打工者也沾沾公租房的喜气?

  其实,公租房此前在一些城市也有所探索与发展。但是,从各地实践看,相对于“住者有其屋”的社会需要来说,公租房供应数量仍然是杯水车薪。公租房变成名企精英的“专用房”,就是佐证。在我看来,要让公租房政策真正惠及民众,需要地方政府尽职尽责,做好两件事。一是处理好公租房与其他保障房的政策关系,保证公租房数量与质量,严格落实公租房的套型、面积,让更多民众受益。二是完善公租房资源配置制度,让公租房供应精确制导、雪中送炭,而不是跑偏走样、锦上添花。

  由于城市无房群体庞大,公租房资源僧多粥少,富人也想从中穷人口中抢食。但是公租房是保障中低收入群众居住权利的重要防线,并非普遍的政策待遇。严格落实公租房面积标准,防止公租房户型超标很重要。公租房供给对象的确认,也应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从而把有限的公租房分配给真正需要的困难群众,而不是变成名企精英的“专用房”。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