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及暖身又入寒冬 京城多项目难破滞销困境

2011-10-14 07:14    作者:   来源:  

  日前,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发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金融展望季报》称,随着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预计商品住宅价格调整拐点可能会在2012年春节前后到来。

  楼市拐点何时来?一时间,关于拐点的种种论调又在京城争执不休。更有业内人士对记者直言,北京楼市拐点已经到来。但争议之外,达成的共识却是,在传统销售旺季的“金九银十”,成交冷清的楼市还未暖过身子,又将跌入“寒冬”。

  部分项目长期滞销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金九银十”入市的商品房期房住宅项目,提供房源共10276套,但目前仅成交1068套,签约回款金额19.8亿元,回款率更不足4.7%。

  记者还注意到,“金九”入市的24个项目中,目前签约率仅为13%,包括润枫领尚、华府庄园等近半数项目未有成交。而“银十”已入市的11个项目中,只有中国铁建(601186,股吧)国际城项目成交一套房源。

  成交冷清、销售遇阻的情况,在处于调控深水处的通州楼市,也更加明显。上述网站显示,9月1日至10月10日,通州在售的16个住宅项目中,签约总套数仅为400套,且主要集中在K2•百合湾、天时名苑等少数几个项目中,大部分项目仍销售冷清。

  “部分项目已出现长期滞销现象。三季度连续3月成交在个位数的项目已达到31个。”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表示,滞销项目一般偏向高端,如御汤山、房山华府庄园等,而且定价高、偏于保守,定价与成交价之间差价率低于周边项目,因此导致购房者获利感受不强,购房意愿下降。

  “销售压力是每个公司、项目都面临的,我们也不例外。”一位新近入市,但销售受阻的大兴某楼盘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项目会参考市场情况做出合理定价,如若降价,还是会比较谨慎。

  降价求量仍将增加

  成交走低、库存攀高、资金从紧……重重压力之下,已有不少项目按捺不住,选择降价求量。据中介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金九银十”有销售记录的191个住宅项目中,均价相比8月份出现下调的项目数已达到14个。其中,销售超过30套的41个项目中,相比之前均价出现明显下调的项目,占比达到26.8%。

  部分楼盘价格上的调整,确实在成交量上有所斩获。记者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留意到,9月中旬入市的远洋一方项目成交均价为18231元/平方米,相较8月均价下调16.7%,其创造的316套销量也领衔成交榜。而8月入市的K2•百合湾项目,签约均价也下调到了19488元/平方米,其在售的188套房源,去化率已达到77.7%。仅上述两盘成交就占据全市近半的成交量,在冷市之中实属难得。

  对此,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控效果逐渐明显,降价项目数量及降价幅度都在增加,部分项目价格下调幅度超过了10%,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成交量。这可能会逐渐吸引周围项目跟进价格调整试探市场需求。但他同时也指出,虽然价格下调趋势已经明显,但目前来看,超过8成项目仍处于观望中,价格调整仅集中在部分郊区,全市性的商品房价格下调依然还未形成。

  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则显示,房地产景气指数以90.8创下新低,资金指数仅85.7,房企资金全面收紧。“预计4季度开发商将继续承担着很大的资金压力,部分开发商将加入到降价行列,并开始明显的降价求量。”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拐点过早或非福音

  “目前还真没感觉出房价的明显下降,但对拐点还是很期待的。”在一家知名门户网站工作,月收入4000—5000元的小田表示,虽然有置业的打算,但大多房源价格都让自己难以承受,只能先租着房子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手。

  而记者周末在东直门、安定门等几个中介门店附近,随机调查的10名购房者,均对房价拐点很是期待,期望早日到来。调查中,大多数都表示暂不出手,看看再说。只有两名表示如碰到合适的房子仍会出手购房。

  在市场成交持续下跌,降价项目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关于楼市拐点的各种期待、揣测也再度活跃起来。

  近日,中国银行发布报告称,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减速风险正在加大,商品住宅价格拐点预计将在2012年春节前后来临。其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还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下降,价格有所松动。预计四季度楼市或呈量价齐跌趋势,但降价空间有限。

  记者也就此事听取了伟业我爱我家(博客,微博)集团副总裁胡景晖的看法。“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价格都开始拐了,北京楼市的拐点其实已经来了。”他表示,预计四季度市场成交会继续冷清,房价会出现10%-15%的降幅。

  也有专家对拐点来临,持谨慎态度。张大伟表示,北京楼市的实质拐点很难在年内实现。而且拐点过早到来,不一定就是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的福音。在社会财富集中度过高、房地产投资属性过重、保障房分配及退出机制欠完善的因素下,房价下调过早,反而会出现投资者再获抄底良机,或者房价再次酝酿更大爆发。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