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盟:房企竞合新动向
2011-09-28 11:45 作者: 来源:
本报评论员 张东林
没有竞争就没有合作。
楼市供求关系正在由相对短缺转向相对过剩。这样的论断或许稍嫌武断,不争的事实是,各城市商品房市场库存量不断攀升,而有效需求则止步不前。在部分城市的商品房集中供应区域,短兵相接近身肉搏的情形已经开始上演。置身市场一线的房企已经感受到一丝凉意:资金吃紧、土地断顿、销售不利,后方粮草跟不上,前方出货不力,欲罢不能,骑虎难下。
结盟呼声再起,资金、土地等种种资源重构的窗口已然开启。
行业里,海尔地产、万通地产(600246,股吧)、金隅嘉业、世茂股份(600823,股吧)、复地集团和中体地产等15家公司组成中国城市体育地产投资联盟,在此之前,中体地产还联合行业上下游15家企业共同组建了中国城市体育地产开发运营联盟。
在地方,河南十余家地方骨干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建业集团的倡导下,发起成立河南地产商会联合体,全力深耕河南本土房地产市场。
房企联手则更为常见。远的有阳光100与SOHO中国在项目上共享销售团队的佳话,也有万科与中粮、万通与泰达、顺驰与远洋等或战术或战略的联合,近的更有中信地产与金融街、方兴地产与中建股份等国企央企的项目合作。
说起房地产商结盟的历史,绕不开中城联盟。虽然一直自称行业策略联盟,但正如其上世纪末成立时的名字“中城房网”,更接近“圈子”的形式,不谈生意只聊风月;到2004年正式更名为中城联盟时,盟员开始在资金、土地、开发等方面实质性交集,从圈子走向实体化,形成利益共同体。这基本能反映此前房企竞合关系的变迁。
与此相似,是当前房企结盟的主要目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增强联盟成员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不同的是,着眼更高、立足更广的行业联盟在今天正式登台。
9月28日,伴随着第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的隆重举办,保障性住房建设材料部品采购信息平台、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联盟同时启动,目标直指保障房建设和商品住宅发展与创新。
楼市博弈进入关键期,只有坚守者能笑到最后。
中国房地产市场与中国股市的“政策市”特征如出一辙。只要认清这一形势,房企及其决策者不难做出抉择:顺应大势,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及经营思路,加强企业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明晰的分工与合作,让专业的房地产开发更加专业,才能在市场变化调整的大局中站稳立场、把握方向。所以,房企及相关企业之间的“合纵连横”将成为未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结盟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是次优选择。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