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价拐点尚需调控再加力
2011-09-27 09:59 作者: 来源:
钟 林
自从2003年启动楼市调控以来,有关楼价将要出现拐点的乐观预测,几乎总是落空。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下降及持平的城市数目,首次出现比上个月增加15个;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房价持平、连续两个月出现“停涨”。这意味着楼价拐点极值的若隐若现,下跌大势将要确立。
地产商过去好日子当中的“金九银十”,在今年渐渐蜕变成“铜九铁十”。数据显示,一线四大城市的一、二手房供给明显增大,而销售则普遍处在“冰冻”和成交持续大跌的状态。北京一、二手房的存量和增量合计数在10月份时,将逼近2008年金融海啸最糟糕时的天量数字14.8万套,而今年9月最新的30日“去化率”(销售率)只有26.2%的冰点水平。央行最新统计数据亦显示,只有23%的居民还有买房意愿。万科的入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北京现在只有3%的家庭有资格、有能力、有意愿买房。
种种迹象显示,多年以来的楼市卖方市场正在向买方市场逆转。在“金九”的各地房展会上,地产商加速推盘,优惠折扣力度加码不断。可是,继续观望和等待,似乎成了几乎所有准买家们的行动准则。买涨不买跌,就是今日所有买家的共性。
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小地产商老板携款“走佬”玩失踪、在建楼盘突兀停工和公司关张倒闭等事件开始屡见报端,预示着曾经威风八面的房企,面临着高利贷和资金链断裂所引发的生死之虞。按照去年底的数据,当时国内至少有大小开发商6万家以上,倒下三至五成的中小房企,其实也应该很正常。
在地产业内,关于当下行业处境究竟是“穿裤衩”论抑或“穿棉袄”论的争论仍未休,虽然有地产商放言“现在买楼,如果明年下跌将包赔”,可是,业界都清楚,如果调控政策升温,高楼价将难以持续。从楼市调控政策来看,房价未跌,调控不止,渐成业界共识。最近,坊间传闻绿城集团爆出房地产信托业务被查,其股价因此暴跌,最让市场担忧的,则是其负债比例已高达163.2%。
事实上,最近半年以来,进一步收紧地产商的资金渠道,是银监会、外汇局和央行紧抓不懈的精确打击手段。从去年12月、今年5月和7月银监会三次力度空前的紧敲房地产信托警钟,到深圳以存量房交易按评估价征税以杜绝阴阳合同的政策,显示楼市调控政策迄今一直不曾放松。此前盛传所谓“限购”将会取消的传闻和预期,也伴随近期地产股的持续暴跌,被证明是业界的一厢情愿。
对地产商来说,由于有效需求日益减少,大幅降价出售,回流现金,既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明智选择,又是调控政策的目标所在。按照“房价要回归到合理价位”这一调控目标,行政调控和地产商的较量已进入到决战阶段,调控累积效应或已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说,“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当下,笔者相信,只要调控政策再坚持一下,楼市拐点或许就会出现。(作者为知名财经专栏作家)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