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廉租房“私有化”亮“红牌”
2011-09-26 08:49 作者: 来源:
吴应海
今年全国10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给各地财政带来不小压力,为尽快回笼资金,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廉租房“共有产权”或直接出售廉租房的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廉租房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私有化”,由租房转化为变相购买廉价房。(《经济参考报》9月23日)
保障房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各种困难重重,特别是资金筹措问题,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头等难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灵机”一动,对廉租房进行“私有化”,让居住者掏钱买房,一下地就将这些“死房产”变现,兑换成真金白银,从而巧妙化解了保障房建设难题,真可谓“妙计”一条。
但这种做法,却会对真正的贫困者造成损害。一方面,租用廉用房的住户,应该都是真正的穷人,让他们掏钱买房,无疑会让这些住户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是债户负担,最终影响他们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一旦政府将廉租房出售,那么,虽然政府帐册上的廉租房数目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但真正能流动起来的廉租房数量却非常少,甚至为零。而城市贫困者是动态变化的,原来贫困的人有可能脱贫致富,而过去不贫困的人也可能因病、因灾致贫,但廉租房在建设任务完成后却不会增加,这样新增加的贫困家庭就无法获得相应的廉租房。
而更为可怕的是,一旦廉租房“私有化”的大闸打开,就有可能遭到权力者的暗中蚕食,成为某些特权人士牟取暴利的工具。因为廉租房的价格与商品房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自然会有人蠢蠢欲动、图谋不轨。
因此,笔者认为,国家应立即对廉租房“私有化”亮“红牌”,以防止保障房建设变味,更防止廉租房变味。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