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角端出“土地盛宴”大批未利用地待开发

2011-09-16 08:43    作者:   来源:  

  黄河三角洲被称为我国最后一个未开发的大河三角洲。9月14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意见》,拉开黄三角未利用地开发大幕。本版撰稿 记者 陈川

  商报济南消息 9月15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未利用地开发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之后,我省首次公布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摸底数据,并宣布未来20年开发共计482万亩未利用地,这超过一个莱芜市的总面积。

  今后10年,黄河三角洲要开发未利用土地200万亩;再用10年时间,基本完成其余适宜开发的未利用地开发任务。今年确定农用地开发起步区30万亩,其中东营20万亩,滨州10万亩;建设用地开发起步区5万亩,其中东营3万亩,滨州2万亩。

  省发改委主任、省“两区”建设办主任张超超介绍,根据摸底调查,黄河三角洲拥有未利用地共792万亩,其中国有549万亩,村集体所有243万亩。从土地类型来看,水域72万亩,滩涂沼泽295万亩,荒草地151万亩,盐碱地248万亩,其他未利用地26万亩。考虑生态用地、规划期开发条件和成本等因素,适宜开发的未利用地共482万亩,其中适宜开发为农用地208万亩(其中耕地145万亩),适宜开发为建设用地274万亩。

  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贵斌告诉记者,新增未利用土地不在国家土地“红线”之内,如此规模的土地统筹开发全国罕见。

  土地是黄三角“独家”优势

  此次开发将惠及全省

  “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是黄三角的最大优势。”9月15日,山东财经大学(筹)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山东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张志元告诉记者,黄河三角洲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丰富的土地资源是最大的开发优势。这样的土地优势,我国沿海再无第二处。

  据了解,在黄三角地区,除了已经摸底调查过的792万亩未利用地,还有近1500万亩的浅海面积,而黄河冲击每年新生土地近1.5万亩。

  在省政府印发的开发意见中提到,“耕地后备资源和建设用地资源紧张是当前及今后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黄三角)丰富的未利用地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我省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东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东营未利用地达411万亩,通过吹填造陆可增加60万亩,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此次土地开发意义之大,从滨州市一位负责人的讲话中可见一斑,“从某种意义上看,谁拥有充足的土地,谁就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占据发展的最大资源。”而从数字上看,2009年山东建设用地指标居全国之首时,也仅有25万亩。对于此次如此大规模开发,省社科院副院长、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贵斌介绍,影响绝不止于黄三角,而会是整个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郑贵斌曾对媒体表示,土地政策是第一位的,“一些受制于土地限制的大型产业项目,由此可以落户"黄三角"了。”他说,虽然当前国家的土地政策颇为严厉,但是成为试验区后,地方政府就拥有了相应权限,可以为符合条件的项目落地“拍板定夺”。

  怎样用地?

  调剂指标

  按照开发意见,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将组建土地指标交易管理机构,设立土地指标交易有形市场。这会大大方便跨县(市、区)易地补充耕地指标和调剂建设用地指标。

  据业内人士透露,按照相关规定,在一个省范围内,只要总用地指标不突破,可以在各地区之间调剂。全省土地指标交易市场建立后,当某地出现指标不足时,便可以有偿占用黄三角地区的土地指标,也就是所谓的“异地占补平衡”。

  抵押融资

  根据意见,我省将建立土地抵押融资市场。据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建立可靠的融资机制过程中,允许将开发形成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和土地整治挖潜指标以及奖励指标,进行质押贷款,或以评估收益为预期发行债券。

  自2009年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黄三角的开发一直受到资金困扰。今年7月28日,经过一年多的筹建后,总规模为200亿元的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在济南揭牌,首期募资近50亿元。

  “飞地经济”

  今年2月份,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签署了省部协议,同意在东营、滨州设立“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实验区”,题中之义便是为地方用地“放权”。

  按照开发意见,鼓励工业用地紧张的地区到备用区投资。所谓“飞地经济”,是指两地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模式。

  统筹开发

  按照开发意见,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各市将组建未利用地开发机构。

  9月15日,东营市有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将组建东营黄河三角洲开发总公司。另外,今年上半年,滨州市已组建成立黄河三角洲建设开发集团,该市计划依托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由黄河三角洲建设开发集团独资组建滨州土地整理公司。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