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欲望凸现 海南航空狂野"俯冲"商业地
2011-09-16 10:10 作者: 来源:
或许海航收购绿城目前还只是传言,但此番传言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了海航最近几年在地产领域不断扩张的势头。近日,有业内消息称,海航集团将以60亿元收购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国美商都。对此,海航集团相关人士向媒体表示,目前还在积极收购中,并未正式宣布。虽然结果还不好预测,但海航凭借其资金优势在中国地产业遭遇资金链难题的黄金时段寻求低价接盘,不失为一招加速进入地产行业的好棋
近日,一则“曝海南航空(600221,股吧)或收购杭州绿城,海南将成新主场”的体育新闻惊动了全国房地产行业。报道称,海航集团已经准备开价30亿元收购绿城集团以及下属公司,由于绿城俱乐部属于集团一部分,因此一旦双方达成协议,绿城俱乐部很可能就要奔赴海南岛。对于30亿元这个开价,房地产行业一片哗然,而对此消息,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绝无此事。
海航瞄准商业地产
据《足球》报道,绿城集团的资金状况不太理想,尤其是在国家出台房地产限购令之后,绿城的资金链受到很大制约,这也让绿城俱乐部走在了十字路口。房产属于绿城集团的主业,资金受限也自然影响到足球俱乐部的投入,海航除了航空主业之外,他们还在酒店、物流、房地产和旅游方面都有产业,特别是商业地产的投入较大。
去年11月25日杭州土地出让现场,海航下属的西北海航置业有限公司和浙江嘉禾公司合作,18亿元竞拍到88号地,其中浙江嘉禾为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应该说,海航和绿城集团早有合作关系,同时海航希望在杭州地产有所作为,提出了30亿元收购绿城集团的想法。绿城老板宋卫平不想让对方全资收购,只想进行合作,所以前者提出了40亿元的报价,想要以此打击海航的信心。在房地产市场,10亿元能够独立操作一个楼盘,海航对于绿城的报价存在着一定的疑虑。
且不论此事真假,绿城集团公司业绩下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绿城近3个月的公司简讯显示,绿城5月共有9个新项目或项目推出销售,总推盘面积约12万平方米,成交面积3.5万平方米,总体去化率(即销售率)仅为29%。6月,绿城共有13个新项目或项目分期推出销售,总推盘面积约33万平方米,成交面积为11.85万平方米,总体去化率为35%。而7月份绿城共有10个新项目或项目分期推出销售,总推盘面积为21万平方米,成交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体去化率仅为24%。
该公司常务副董事长兼执行主席寿柏年也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坦诚,目前销售比年初的预计要差,随着限购区域的可能进一步扩大,下半年的去化率不见得会超过上半年。销售受阻的同时,绿城中国净资产负债率达到163.2%,瑞信指其达到历史新高。
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绿城中国仅以22.3亿元取得权益土地储备面积201万平方米,需支付的土地款仅为去年全年的1/6。与此同时,新开工面积亦大幅度减少。中报数据显示,绿城中国的存货(可供发展物业+发展中物业+已竣工可出售物业)总额高达800亿元,比今年年初的785亿元小幅上升,其在该公司总资产1260亿元中所占比例约为63.5%。其中,“发展中物业+已竣工可出售物业”总额达616亿元。中报还显示,尽管绿城中国资产负债表中预售订金数目可观,但和今年年初相比不升反降,与过去4年以来的持续翻倍增长背道而驰。
而根据绿城中国今年7月公布的中报,绿城中国上半年一共取得销售回款20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而同为中国房地产一线上市公司的万科,上半年销售金额为656.5亿元,中海地产上半年销售金额为522.3亿元。
绿城被收购传闻袭来
由于房地产限购令的出台,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绿城集团资金链受到很大制约,海航集团已经开价30亿元收购绿城集团及其下属公司被传遭到绿城掌门人宋卫平的“婉拒”。
虽然双方都予以否认,但随着房地产调控的不断升级,今年以来部分开发商资金链告急,绿城在今年年初曝出的“集资门”以及近几年年报上高居不下的负债率,屡次被质疑资金压力大,资金链或断裂。绿城2011年半年报显示,于2010年12月31日绿城集团有现金及银行存款149.73亿元,总借贷340.47亿元,净资本负债率为132%。而截至2011年6月30日,绿城集团现有现金及银行存款97.46亿元,总借贷约350亿元,净资产负债率高达163.2%。如此的业绩再加上海航早在过去的几年涉足商业地产领域,所以难免会令人心生疑问。
据媒体报道,今年年初,绿城就内部集资发文,称因绿城下属项目公司开发建设的需要,面向员工进行阶段性融资。该次内部集资的起点为10万元,不设上限。
除此之外,此前绿城还完成了委托给北京华融国际信托的绿城舟山等应收转账款转让信托计划,以及委托在上海的中泰信托的绿城御园股权收益权项目。据了解,这3个项目总募资金额达近26亿元。
由于过高的负债率,绿城在今年7月11日穆迪发布的红旗报告中被插上了7面红旗,根据穆迪的红旗制度,红旗越多则表明企业存在的风险越大。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