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要工期,更要质量
2011-08-30 08:30 作者: 来源:
近日,保障房建设进度有了“时间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要求,在今年10月底前,要有1/3的项目做到主体基本完工,1/3的项目进入地上施工阶段,1/3项目进入基础施工阶段。
作为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手段,中国计划“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今年中国计划新开工建设保障房1000万套,这是中国有史以来保障房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
一栋栋保障房,承载着千万个普通家庭的住房梦想,体现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只有严格落实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保证工期按时完成,才能兑现对人民群众的承诺。
但同时,不安全的速度宁可不要。保障房质量,责任大过天,一旦保障房发生质量问题,其负面影响将使保障房建设的正面意义大打折扣。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保障房的工期是考验,质量更是考验。
无可讳言,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列出的保障房建设的“进度表”下,保障房每年的开工率、完工率,都有了“军令状”和“硬指标”的意味,在这样时的倒逼机制下,为了保证工期,各地会不会出现“赶工”的情况呢?
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基于保障房建设任务的空前繁重,地方政府为完成已签订的建设任务,往往项目手续不全就开工,“边开工边办手续”成为普遍现象。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由于时间仓促,施工、监理、建材等企业的招投标流程可能会有所弱化,倘若不遵守科学的施工工序,监理又睁只眼闭只眼,隐患就随时可能埋下,造成质量问题频发。
另一方面,由于保障房利润非常有限,造价也有严格限制,一些开发商可能会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使得保障房价廉“质也低”。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重视不够,将保障房看成是对低收入群体的一种恩惠,在建设过程中不重视,使得监管没有真正落实,发挥不了切实作用,也使得保障房的质量打了折扣。
一些地方也确实出现了保障房的质量问题。今年7月,郑州市某小区,300多套刚刚封顶的拆迁安置房因质量问题被全面拆除。5月,青海最大拆迁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由6家拥有特级、一级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共同承建,然而工程未毕,六家“大企业”都盖出了“问题房”。
如何既能保证保障房的工期,同时又保证保障房的质量呢?以史为鉴,可能给我们更多启示。据史料记载,明城墙在修建过程中就很好地解决了工期和质量之间的矛盾。当时的城砖由各地的府、州、县等部门分别负责烧制,为确保质量,要求各地生产的城墙砖烧制出府、州、县,还有窑匠的名字,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制砖人追究责任。检查时一次不合格要退回重烧,二次不合格就要杀头了。
保障房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放松,必须强化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一旦出了问题,不论责任人走到哪里,都要追究责任。有的地方在保障房小区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工程质量各方责任主体名称及主要责任人姓名。这一做法,有助于明确监管对象,强化监管力度,从根本上杜绝责任人的侥幸心理,值得借鉴。
总之,保障房既要工期,更要质量。要想实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需要法治、监督的保障,更需要各方强化质量意识,以最强的责任感、最大的诚意,将好事办好。(牛建宏)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