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问题上的误导与腐败
2011-08-29 08:48 作者: 来源:
中国房地产的三个基本问题都属常识问题。
首先,住房是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政府的职责和政策就是保障这个基本需求。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不管黑猫白猫”,不管什么理论,能保障需求就是好的政策。政府现在宣传租房,但是,如果房价较快增长,租房就是损失财富,建更多的廉租房就是浪费财富。这种宣传不但有悖常识,而且完全是误导。保障住房,必须在合理的价格前提下。政府应时刻记住价格是资源配置信号这一基本原理。
其次,土地在中国既然是公共资源,那么利用公共资源获利理当受限。即便土地要私有化,这个私有化的过程也应公平公正。如果私有化让少数人暴富,那就比不私有化还糟糕。
最后,投机是经济风险的来源,因此需要监管与控制。尤其对涉及人民基本需求的领域,对投机应设立预警、监管、控制和打击的机制,以防止投机带来的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
这么简单的常识问题,却搞得又复杂又费解,为什么?
第一个原因是误导。在纠正计划经济和公有经济中,经济学的教条主义逐渐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是从常识出发,而是从教条出发,不是从实践中发现根据,而是从“本本”中寻找根据,从权威那里引经据典。中国思想界需要重新举起“实事求是”的大旗,需要重新解放思想。
第二个原因是腐败。最近日本媒体曝光日本存在一个“原子能村”,这是一个由产业集团、政府监管部门和相关学者组成的一个“产、官、学”利益集团,他们是日本核能危机的炮制者。中国是不是也存在许多这种“产、官、学”利益集团?其中房地产业的利益集团是不是最大、最有势力的?他们是不是正在制造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都值得中国政府和公众深思。
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从已出台的政策看,从中看不出相关部门对房地产供求关系各种因素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对整体产业政策的深思熟虑。
这种判断与行动的落差,反映了有关部门犹豫彷徨的心理和偏爱短期政策的“救灾”式行政风格。
(2011年第13期《财经》(博客,微博)于中宁丁梦)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