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房价拐点将至?新一轮限购依然是“以堵

2011-08-24 07:03    作者:   来源:  

  针对近期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有所上涨,新的楼市调控政策正在制订中。各省(区市)正将辖区内各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送住建部,新一轮楼市限购名单最快8月底出炉。(8月23日《中国证券报》)

  为此,我们不禁要问一句,面对着传统“金九银十”的房产旺销季,限购即将扩展到二三线城市,房价拐点真的会到来吗?

  早前,任志强曾发表文章,称政府调控房价是“刻舟求剑”,因为船的高度由水的高度决定,一边高喊调控房价,一边创造一个个土地转让金的天价纪录,房价怎么能降下来?任志强的比喻剑指土地财政,虽不全面,但也不无道理。

  政府房价调控措施的目的无非是要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房、住得起房。那么,在政策推行前,就必须搞清楚二三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方可判断限购令是不是会真的会把房价降下来。

  首先,一线城市的限购难免会把公众对住房的需求传导到二三线城市,间接地推高二三线城市的房价,这是市场因素的作用。而人们传统的购房保值思维也是推高房价的另一只无形的手。最关键的是,还有地方政府的“阻力”。任何政绩都少不了一个“钱”字;而财政“油水”来得最快、最实在的就是土地出让金这块大肥肉。如果土地财政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那么二三线城市房价拐点不会真的到来。

  其次,限购令本身出发点是针对投机客,抑制炒房潮。但是,这也有可能伤害到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目前,买二手房和租房是一部分外来者的必然选择,他们将要面临的尴尬问题是,在当前保障房难以一步到位的情况下,预期的出租房数量得不到补充,外来人员就会因房租的上涨而在城市里失去立足之地,这显然与限购令的初衷相违背。

  另外,除了土地财政因素,二三线城市房价高企还与开发商对利润的过度追求、建筑成本居高不下、附着在房子上面的繁杂税费过多等因素息息相关,只靠限购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房价高企的问题。

  所以,笔者以为,应当把调控措施从“以堵治房”转到“疏导治房”上来。

  何为“疏导治房”?其一,政府需要改变房产供需失衡的情况,适度扩大或者放开土地供应,增加经济适用房、特别是廉租房的供应;其二,政府应为公众拓展和完善投资渠道;其三,尽早出台物业税等相关法规降低空置率;其四,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使其从土地财政的泥潭里拔出来。

  我们相信,只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楼市调控的思路得当、措施有力,房价拐点就一定会到来。(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admin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