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者有其屋 三亚保障性住房为百姓圆梦
2011-08-23 08:19 作者: 来源:
[记者走基层]开篇语
来自基层的声音是最真实的声音。新闻工作者就是要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心声。
近日,海南省新闻战线召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动员大会,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新闻宣传报道针对性时效性。南海网按照会议要求,积极把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新闻战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派出一批记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改革建设前沿,通过深入基层、真实反映群众呼声,并努力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为真正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普通群众,把版面多给基层群众,更好的反映人民心声,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南海网从今天开始,在首页开辟 [记者走基层] 专栏,集中发表反映基层群众真实工作和生活的新闻报道,欢迎阅看。
“记者走基层”第一篇:
让居者有其屋 三亚保障性住房为百姓圆梦
"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addmodellistener="function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addviewlistener="function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removecontrollerlistener="function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removemodellistener="function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removeviewlistener="function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getconfig="function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getplaylist="function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getpluginconfig="function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loadplugin="function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sendevent="function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南海网三亚8月23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刘嘉珮)让居者有其屋,一直都是三亚建设幸福家园的目标之一。今年54岁的三亚市民韩琼平是一名伤残人士,平日靠骑三轮车拉客为生,每月收入只有500多元。在过去居无定所的几十年里,个中辛酸鲜有人知。
而自从2010年6月29日搬到三亚市政府新盖的廉租房同心家园后,韩琼平感到生活的压力骤然减轻了。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打仗般的生活终于结束了”。
辗转奔波居无定所 台风来了无处躲
韩琼平早年因小儿麻痹症落下了左腿瘸拐的毛病,自小家里兄弟多,10多岁就从万宁到三亚打工。“以前单身的时候,倒是从不考虑住所,给我一张板凳我都能睡,甚至露宿街头,也是时有的事。”
1984年,他与自己心爱的女人结婚了,并有了2个孩子,这个时候他才明白房子的重要性,怎么样都不能让自己的亲人跟着一起餐风露宿,“可是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每个月一家人能吃饱就不错了,更别说存钱买房。”
随后的生活就像游击队打仗一般,过几年换一处住所,有的时候几个月就要搬家。据他介绍,他先后换了不下10个住处,一般都是简易棚和贫民房,每个月花50块就能在工地上租一小块地皮,然后自己用些木头和篷布支一个棚子,里面添些简单的桌椅床铺,他就在这样的地方和家人度过了近10个年头。
这些简易棚在平时还好,一到台风天就顶不住了。韩大伯告诉记者,很多次,简易棚都被台风整个“端”起,他们只能躲到别的地方去过夜,第二天再回来重新支帐篷,有几次地面上涨水,水面快要漫过床铺,就像“坐船”一样。
还有很多时候,没过几个月,工地老板就说地皮要收回,要他们走,他们无奈只能找寻别的工地。这样之后,他才觉得一直住简易棚实在不是办法,家庭条件好一点之后,他们就搬去了丹州小区的贫民房,一个月200多元,虽然贵了点,但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申请到廉租房是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我平日靠骑三轮车拉客为生,每月收入只有500多元,妻子在几年前去世了,这辈子最痛苦就是没给她一个温暖的"家",就想着不能让孩子们跟着受苦了,能有间房子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了。”韩琼平告诉记者。
2008年的时候,韩大伯听朋友说起了保障性住房,可是需要2000多一平购买,他摇摇头,还是不敢想象。直到2009年,朋友又说起了廉租房,他才觉得生活突然亮堂了起来。
“马不停蹄地盖章、签字、填资料申请,直到去年和其他300户贫困低保户住进来,我才觉得生活压力骤然减轻了,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笑眯眯地说,“而且廉租房特别便宜,每个月1平才1块钱,我这个房子68平米,加上物业费和水电费,每个月才需缴100多元就足够了,实在是大大的实惠。”
记者在韩琼平的家中看到,电扇、电视、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阳台视野开阔,空气清新,虽然只是普通的家庭条件,但是对于韩大伯来说,无疑是最难得的安定和幸福。韩大伯告诉记者,因为申请到了廉租房,大儿子才终于跟自己喜欢的女孩结婚了。
和韩琼平一同搬进同心家园其他的贫困低保家庭,在政府的帮助下,从低矮狭小的小房间搬进了窗明几净的楼房。在同心家园的小区里,配套设施齐全,每户都安装了有线电视、煤气管道,每栋都有电梯,小区内还配备了幼儿园、商场、卫生院、休闲场所,绿化、物业、安全等每一项都不输给高档小区。
三亚同心家园为百姓圆梦
三亚市保障房建设的代表性项目“同心家园”,已成为三亚最引人注目的楼盘。“地段好,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计先进”是人们对“同心家园”的精辟概括。目前,除了已经完工交付使用的同心家园一期外,同时在建的还有同心家园二至六期工程,其中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为了尽早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三亚市政府还签下军令状,“保质、保量、保进度”地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
据了解,三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障性住房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已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305套,五千多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已通过了分配审核,其中的两千多户已入住新居。三亚市政府计划在5年内,即2008年至2012年,投入11亿元用以建设保障性住房,切实解决三亚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对于政府提供的廉租住房,住户是否可以一直住下去?记者了解到,廉租房的建设是政府象征性地向住户收取租金,只要条件符合,申请户便可一直居住。住户和政府签订的有效合同为一年,一年以后,政府将按照审核条件对住户进行审核,审核过关后,便可续签合同,继续租住。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