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广安:过半保障房被租售让“雪中送炭”成了
2011-08-20 06:00 作者: 来源:
北京保障房乱象丛生,过半上市交易或出租。根据走访发现,多数保障房住户经济状况良好,不符合申请条件。目前除约谈中介外,在应对保障房出租后期监管上,政府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办法。(8月19日 21世纪网)
保障房乱象由来已久。2009年,有经济学家建议廉租房内不设厕所。一时舆论哗然,纷纷指责该经济学家胡说八道,剥夺了人民“如厕”的权利。如今,和商品房布局无异的保障房却成了香饽饽,一些有门路的人虎视眈眈,意图据为己有。看到北京有过半的保障房都在交易或出租的新闻,有些人调侃道,要是当年不建厕所就好了,说不定有钱人就看不上了,还有自己的份儿呢!
保障房,顾名思义,是国家为了保障人们有住房的权利,给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按理讲它是一项惠民政策,是一件民生工程,是为有住房愿望但买不起房的老百姓服务的。但事与愿违,从其开工建设到分配入住,再到房屋管理等环节,事事都不让人省心。
今年,住建部计划11月底前建设保障房1000万套,截止5月底开工率只有34%,可是到六月末,开工率却一下子攀升至50%,这样过快的建设速度自然令人生疑。很多人就质疑这样是否会“萝卜快了不洗泥”?如今,北京保障房曝出的乱象告诉我们,真正需要房子的低收入群体或许就连这“不洗泥的萝卜”也难以得到,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那些有门路的人住进保障房,这的确让人寒心。
众所周知,保障房是与商品房相对存在的,不参与市场竞争,属于政策性房源,应由政府保证其分配到低收入群体手中。但现实中,因为有关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保障房远低于商品房的价格引起了一些并不符合保障房申请条件者的垂涎,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保障房没有为低收入群体“雪中送炭”,只为有门路的人“锦上添花”,这显然不符合政策的初衷,
分配公平是保障房的生命线。低收入群体“望房兴叹”,有门路的人“不差房”,这样的现实如不改变,随着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无疑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过于低廉的违规成本也使一些骗购者铤而走险,不过是没收房子、罚款几千罢了,相比商品房动辄百万的价格,这些不过是毛毛雨。而且目前退出机制也不完善,一些人申请到保障后,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可能又不再符合条件了,如何退房也成了麻烦事。保障房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监管,又何谈惠及民生呢?
可见,北京市仅仅约谈中介,治标不治本,是远远不够的,还需采取更为刚性的管理措施,如加大问责力度,对违规现象施以重罚。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五指山市副市长陈国诚曾建议,通过立法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管理。实际上,类似的意见建议很多人也都提出过,可为什么保障房乱象日渐积累却不见解决,是真无良策吗?还是执行不到位?这也需要有关部门思考。
“安居乐业”是每个人的美好期盼,公众时刻关注保障房建设、监督保障房分配,是因为人们还相信它能够保障民生,而不希望它仅仅是一场空谈。(夏广安)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经济适用房不宜过早退市
相关阅读:
选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选房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选房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选房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选房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选房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选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选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